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包毓立刻拱手道,“殿下明鉴,就是野狐岭。”
野狐岭,也就是后世的张家口,张北地区,这里曾经是蒙古和金朝决战的战场,也是从河北幽州北上草原的四条重要通道之一,从北京到居庸关、怀来、宣化、张家口、张北,这条燕山通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军都陉,也是四条通道中最西面的一条。
鲁锦可能不知道军都陉,但他肯定知道詹天佑和京张铁路,这条铁路就是走的军都陉。
其他三条路还有平冈道,即从古北口、滦平、双滦、隆化、围场、最后到赤峰的这条路,也是元朝皇帝每年去上都都会走的路。
另外燕山东面还有条卢龙道,即从蓟县到喜峰口、宽城、平泉、最后到赤峰的这条路,也是隋唐两朝征高句丽时的进兵通道。
最后一条就是沿海的辽西走廊,之前又叫傍海道,不过也是宋金元三朝时才刚形成的,隋唐时期的傍海道还根本无法行军。
如果按照鲁锦的设想,从辽东登陆,沿着燕山北麓绕后包围,最多只能挡住辽西走廊、卢龙道、和平冈道,这三条通往赤峰和辽东的路,通往张家口的那条路他是拦不住的,因为有燕山余脉隔着。
于是这时就听包毓说道,“殿下也知道野狐岭,或者说军都陉这条路是个漏洞,那只是因为投入的兵力还不够,只完成了东侧的包围圈。
“如果北伐时能够投入四个方面军,那兵力就绰绰有余了,可以专门派一个方面军进攻山西,从大同出塞,堵住野狐岭,甚至可以直插上都,连上都也一起拿下,这样就能从东西两面包围,等包围圈形成之后,山东兵团再从正面进攻河北,压迫大都,则元帝必成瓮中之鳖。”
鲁锦闻言看着地图和沙盘,顿时眼前一亮,包毓的这个说法让他想到了原历史上的龙凤北伐,关铎的中路军就是从大同出塞,一举捣毁上都的,历史上既然有人做到过,那么就说明这个计划可行。
而且以前鲁锦心里还一直有个疑惑,关铎的中路军从大同出塞,是怎么横穿千里草原打到上都的,他究竟有多少兵力?难道不需要补给吗?
直到来到这个时代,随着北方情报的逐渐完善,鲁锦才搞明白,实际上中路军突袭上都,并不像后世文艺作品宣传的那么夸张,上都就是开平,而如果从张家口出塞到开平的话,实际距离只有175公里,也即350华里,就算没有骑兵,纯靠步兵的话,日行五十里也需要七日就能兵临上都城下。
至于大军的补给,这350里的距离内,其实并非鲁锦想象的都是一片荒芜的草原,这中间还有宝昌州、云需府、恒州一共三个县制,那里可能没有城墙,但至少有城镇,有百姓居住,既然有百姓,那还怕没补给吗?
要么直接抢劫百姓,实在不行两脚羊也能当补给,而且这一路沿途大小湖泊好几处,就连水源也不缺,几乎每隔几十里就有个补给点,从张家口穿越草原攻打上都,真没鲁锦原本想的那么难。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战术就可以考虑。
至于鲁锦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将小铁锅留在关内,那是因为能获得巨大的政治收益,元顺帝不管是被俘,还是被斩杀,都代表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元朝的彻底终结,元朝这块牌子就没了,接下来也就好办了。
历史上就是因为还有北元这块招牌在,所以高丽才两面三刀,一边臣属于大明,一边又臣属于北元,高丽倒是不傻,来个两不得罪。
不过历史上高丽也干过缺德事,高丽的使者从辽东进大明朝贡,然后再将明军在辽东的军事部署透露给蒙古人,引来北元的军队偷袭辽东,导致明军初次登陆辽东时损失惨重,第二仗才找回场子,让纳哈出吃了个大亏。
从那以后,老朱就知道高丽人在给北元做间谍,从此以后再也不让高丽走陆路朝贡,只能走海路直接到南京,省得他们到辽东刺探军情。
还有在辽宁、吉林地区拥兵二十万的纳哈出,他是怎么形成那么大势力的,还不是因为有北元这块招牌立着,让他可以打着北元的旗号招揽元军的各路残余势力。
以及云南省的梁王,大理的段氏,起初都不愿意投降,就是因为有北元这块招牌立着。
而如果元顺帝被俘虏,或者被斩杀,元廷的招牌彻底没了,那哪还有这些破事?
就算元顺帝死了,草原也不可能有人能立刻重聚元廷的残余势力,那些蒙古王公为了大汗的继承权,自己就得先打起来,等他们重新选出一个首领,都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鲁锦也可以在这段时间整军备战,趁蒙古各部内乱,等他们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杀出去摘桃子。
原历史上的明军为什么没能把元顺帝留在关内,你以为是老朱不想吗?不,他只是当时做不到而已。
明军北伐之前,徐达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把元顺帝留在关内抓住,老朱也是冥思苦想,但一来辽东当时不在大明手里,无法从东面堵住元顺帝的去路,西面的山西又在王保保的手里,当时王保保在山西还有十万大军,根本不是能轻易拿下的。
辽东和山西都不在自己手里,没有两面包围绕后,那你只能从河北正面进攻,可元顺帝又不傻,你从正面进攻那他当然跑了,不跑难道等死吗?
老朱也是没办法,这才说的任他去吧,然后明军正面进攻河北,才刚打到通州,元顺帝就撒丫子跑了,然后就有了北元,就有了纳哈出在东北的二十万大军,就有了高丽两面三刀,就有了云南的梁王和大理段氏拒不归降,才有了后面洪武朝数次北伐草原,南征云南。
虽然即使捉住元顺帝,这些事也还是会有,但情况也会好得多,高丽就算继续跟中国对抗,但至少会少个北元当靠山,那他做事就不得不掂量着来。
云南还是会征讨,但元军的抵抗意志也会弱很多,因为国家都没了,他们只剩那点残部,还抵挡个屁。
东北的残元二十万大军也不会存在,他们要么自己打成一团,要么被鲁锦各个击破,没了北元这块招牌,那其他残余势力就成了一盘散沙,失去了凝聚力,接下来也就好对付了。
如果说历史上被元顺帝跑了是老朱没办法,那鲁锦这个时空,条件都是现成的,李察罕和王保保都被他包围在河南,现在的山西可没有王保保的十万大军,他完全可以从山西和辽东来个左右包抄,将河北包围在中间,既然有那么大的好处,自己又有条件,那为什么不做呢?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