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是这套三码电报,每个字都要用三个字母组合,还是太麻烦,于是后来有中国人自己又搞了一套四码电报。
四码电报也是基于国际通用电报码,使用四位阿拉伯数字的不同组合,来表示不同的汉字,因此从0到9,10的四次方,就能表达一万个汉字。
虽然能表达的字数少了,但中文常用字也就几千个,勉强也够用了,关键是这种四码电报更好记,比三码电报比起来,效率并不低。
一直到现在,邮电总局的国家电报统一标准,还是用的这两种。
但鲁锦不可能拿来直接用,这回都自己重头搞了,总不能还用人家的英文字母和数字。
而国际通用电报码中,每一个阿拉伯数字,都要用五个嘀嗒来表示,也就是说,用四码电报发汉字,你得像手抽风一样,连敲20下电键才能发一个字
于是鲁锦打算自创一个五码电报出来,其实就是重编一套输入法。
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什么是最熟悉的呢?那当然是易经八卦了。
八卦本来就是一种数学符号,比如乾卦就是‘通通通’,坤卦是‘断断断’,震卦是‘断断通’,巽卦是‘通通断’.
这些符号很容易就能用‘嘀嗒’来转化,通是嘀,断是嗒,如此一来,只需用三个嘀嗒,就能表示一种卦象。
然后再用五个不同的卦象组合,也就是五位数字,8的五次方,就能表达32768个不同的汉字。
为什么不用四位数,因为8的四次方只有4096个,不够用,古代文言文常用字最少有六千个,四千个字符连常用字都装不下。
别看数位比四码电报多了一个,但是效率比四码电报更高,因为五码电报表示一个汉字,最多只需要敲15下电键,三个嘀嗒一组,敲五组即可。
以前是四五二十,现在是三五十五,五位数更快!
只要把这套电报码搞出来,将来再推广到全世界,洋鬼子想发电报,他也得先学易经八卦!
连名字鲁锦都想好了,就叫《伏羲电报码》。
这套五码电报的数学原理非常简单,就是编写起来比较枯燥,要先阅读大量的书籍,朝廷邸报,公文,圣旨等文字内容,然后再挑出其中的常用字。
根据汉字的常用和不常用,划分到不同的电报区间,这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鲁锦能设计原理,但具体编写太浪费时间了,这完全是个枯燥的体力活,而他最缺的就是时间,他哪有空编什么密码本啊。
于是就想到了张芸绣。
皇后嘛,给天下女子做个榜样,女子也能学习科学!
“你若将这部伏羲电报码编出来,绝对名流青史,堪比仓颉造字的功绩,今后只要世上还有人用电报发消息,就能一直记住你。”
张芸绣有些傻眼,没想到鲁锦说的是这个。
“这东西真能万里传信,瞬息而至?”
“对。”
鲁锦很肯定的道。
“要是汉朝有电报这种东西,只需从长安拉一根铁线到西域,汉武帝就能跟张骞实时通信了,汉武帝在长安这边说一句话,远在西域的张骞立刻就能收到,哪还用得着等十三年才收到张骞的消息。
“还有唐朝的安禄山造反,朝廷六天之后才收到消息,唐朝若是有电报,那边刚造反,这边立刻就能收到消息。
“朝廷中枢至少能多出六天的时间召集勤王兵马,集结平叛大军,又怎么会被安禄山打到长安。”
鲁锦这么一举例子,粗通史书的张芸绣立刻明白了电报的重要性。
“那这电报岂不是成了镇国利器?”
“不仅利国,还能利民,商贾之流也能用得上,传递买卖消息;普通百姓,比如进京赶考的士子,也能给家乡传信,不管多远,当日都能传到。
“还能用来赈灾,哪里出了天灾,趁它还不严重的时候,朝廷就能提早准备救济物资,调拨过去,这一来一回,能节省多少时间,能救活多少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