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姚贾之计,不错。
蒙愔开心完又眉头紧皱,楚国贵族确实贪婪,可收买之。
但亡国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正欲提醒,王翦终于发话。
他怕再不吭声,大王就定下伐楚一事。
“大王,楚非韩赵可比,其纵五千里,带甲百万,非六十万众不可图。
若分兵伐楚,其余诸国不得不防。”
一句话点明核心,听的蒙愔不自觉点头。
小声嘀咕:“还得是王彻侯。”
李信不满:“愔姐,我打仗也很厉害的。”
蒙愔瞥了他一眼:“少年,你还得练。”
李信委屈巴巴:“都听愔姐的。”
王翦说完,蒙武出声附和:“大王,楚地多水网,我军车骑难展,若仓促南征,恐重蹈武安君之覆辙。”
大秦最厉害的两员大将,虽未明着反对,听这意思,皆不建议伐楚。
若是蒙愔没疯狂拍马屁,听见这话,嬴政可能有些不悦。
当她拍后,嬴政觉得自己变宽和许多,臣子们说什么都不生气。
还能冷静思考是否有理。
就算这话跟他心中所想不一致。
水利专家郑国也言:“大王,若要伐楚,粮秣运输尤为重要。
当先疏鸿沟,通漕运。”
蒙愔看了郑国两眼,这就是历史有名的水利大家。
当初韩国怕被灭,施行“疲秦”
政策,将之送到大秦修渠。
这是明晃晃的阳谋。
郑国确实有才能,可大秦一旦修渠,占用人力财力,就没功夫打仗。
不曾想秦国不讲武德。
渠要,国也要。
花费十年,修成意义重大的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关中变成天下粮仓。
韩国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郑国渠和都江渠、灵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正因有它们,才能种出更多粮食,一统六国。
若韩王知晓这件事,不知会不会气的从棺材板里爬出来。
蒙愔心想,这郑国也是妙人。
不支持伐楚,但他不明说,还是老规矩,先修渠再说。
蒙愔忽然想起后世名言,看着郑国道:“大王,儿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叔孙通阴阳怪气:“既然知道不合适,就别讲了。”
蒙愔:“好的,那我就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