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开始,对于这样的变化,驻守在边境的将领都不以为意。
在一般人想来,一直在互相起冲突的两方势力,边境的百姓应该互相仇恨,见面就眼红掏刀子。
但实际上,大家住得这么近,免不了会有来往,有来往就会互相了解,了解之后,对方就不再是抽象的“敌人”
,而是具体的、鲜活的人。
仇恨并不会消失,但对于活着就要用尽所有力气的人来说,也没那么刻骨铭心。
所以不打仗的时候,大家也很少剑拔弩张,人员往来和贸易都是很常见的。
哪怕尽管官方明令禁止。
何况现在两国结盟,吐蕃国中对于互市贸易是十分支持的,这些将领也同样需要从大唐贩运过来的各种好东西。
现在不过是大唐的商队来得更勤了一些,吐蕃人去得也多了一些,他们自然不会阻拦。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不对劲的时候,这样的来往已经形成了潮流,让他们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置。
逻些城的回复就是在这时候送到的。
但不是对于眼下这件事的回复,而是对维州城的悉怛谋投了大唐,还拉拢了十几个羁縻州这件事的回复。
话说这个消息还是尚黎谢上报的呢,所以回信也是给他的。
但上报的时候,尚黎谢还是吐蕃在南境的玛本、苏论,现在却已经是大唐的松州节度了。
所以吐蕃将领们拿到这份回复,一时都心情复杂。
好消息是,这封回信里的态度,是让尚黎谢按兵不动,多多观察、刺探大唐的消息,倒是省去了他们的纠结。
照旧按兵不动便是。
至于大唐的消息,那可太多了,这段时间耳朵都快听起茧子了,写一份报告也很容易。
在这些将领松一口气的同时,逻些城里,尚黎谢也投了大唐,还将松州等五个节度当成礼物献上的消息,也终于在飞鸟使的快马加鞭之下送送到了布达拉宫。
刚开始看到这个消息,众人根本不敢相信。
尚黎谢,他一个尚族,一个大论,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投了大唐?
但很快河西的论芒杰送来了同样的消息,那就不是失误,也不是玩笑,而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
别说是这几年来手中权力越来越稳固、已经很少被人忤逆的赞普,就是一心礼佛、禅定功夫十足的钵阐布定埃增,也被这个消息惊得维持不住平日的镇静。
一位大论叛国了,这件事本身对吐蕃来说就是一个污点、一份耻辱。
但更让他们担心的,还是它可能会带来的后续影响。
随着关于天兵的种种消息传入吐蕃,甚至不少天兵在得到许可之后,直接将生意做到了逻些城,这些吐蕃贵族们,也终于对天兵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果说,一开始吐蕃还能维持表面的强硬,那么在雁来成为大唐的摄政王之后,吐蕃国内的气氛就不大对劲了。
一部分态度消极的人,已经彻底放弃了跟天兵对抗。
他们知道赞普还在筹划最后一战,但回鹘挡不住、大唐也挡不住,吐蕃就能挡得住天兵吗?
既然挡不住,那又何必再做无谓的牺牲?
这样的话,目前还没有人说出来,可是赤德松赞和定埃增都知道,国中这么想的大有人在。
这一百多年来,吐蕃跟周围的邻居学会了文字、礼仪、典章甚至宗教……但与此同时,奢侈享受的风气也开始在逻些城内盛行。
到如今,“吐蕃人重勇武”
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口号,贵族子弟大都会走进宫做赞普的宫卫、积攒资历晋升的道路,很少有贵族子弟能坚持严格的训练,更不用说上战场去经受血与火的洗礼了。
这样培养出来的贵族和官员,自然不会有拼死一战的勇气与血性。
只是他们也不知该怎么做,更不愿意做那个第一个冒头说要投降的人,只能保持沉默,才维持住了表面的和平。
但现在,尚黎谢做了这个第一人。
他让所有人知道,投降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且大唐不但愿意接收大论级别的降将,甚至还能给他相应的官职和待遇。
更进一步说,如果真有人想投降,现在也知道该找谁引荐了。
人心动荡几乎是可以预料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