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中国宰相没有世袭制,只能一步一步依靠自己的才能干上去,所以,每一个宰相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奋斗出来的。
对宰相而言,竞争机制和遴选机制一直在发挥作用。
同时,我认为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这两种人,在我们中国,是大量存在于宰相而非帝王。
但综观90年代的小说、电视,为什么他们偏偏大量写皇帝,而且误导我们的读者,以为我们的历史都是帝王创造的呢?
与父传子、子传孙的皇帝相比,从整体上看,我觉得宰相的政治智慧要高出很多,这是他们在几十年的错综复杂的国务活动中磨砺出来的。
他们不仅知道国情,也知道民情。
基于这种分析,我就决定要写出一个宰相之杰来。
这样,我就从李斯到翁同和这样一个宰相系列中去找,找到了几个。
在这几个中间,反复比较。
比如王安石、商鞅、赵普、张居正、诸葛亮。
所有这些人,我以为对今天最有启发意义的是张居正。
因为他领导的万历新政,是一场经济改革。
同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有很多相似之处。
找到这个人物之后,我就对嘉靖、隆庆、万历这3个皇帝进行研究。
嘉靖在位45年,隆庆6年,万历48年,明代17个皇帝,273年国祚,这三个皇帝在位时间就占99年。
他们的统治是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时期。
五年的时间,我花了三年研究嘉、隆、万断代史,后两年的时间,我研究张居正。
研究完之后,我就决定动笔。
三、在历史与小说之间
一开始,我就学姚雪垠先生做了很多资料卡片。
大约是1983年,我去见姚老,姚老第一句话就对我说:“小熊啊,你现在只写了一首诗(指《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
》)。
一首诗能定乾坤吗?不行的。
你死后,有没有给你垫后脑勺的作品啊?雨果有《悲惨世界》,托尔斯泰有《战争与和平》,我也有《李自成》啊!
你那薄薄两张纸能垫吗?”
这句话可谓一记棒喝,让我心灵颤动。
是啊,这首诗也就两百多行。
不过两张纸,垫不起来。
但我年轻气盛,有点不服气。
我当时脱口而出,“姚老,我一定搞个砖头出来!”
姚老说:“行啊,试试吧!”
但我听出他的口气,是不相信我能写出个砖头来的。
就是我与这位老作家这次不经意的谈话,奠定了我这一辈子要奋斗出这样一部作品。
选取这个题材之后,我就问了许多文学界的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