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没有白天,没有夜晚,漫长的时间,一秒一分地在黑暗中逝去。
许云峰从昏迷中醒来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了。
无边的黑暗,与世隔离的孤独,一直困扰着他。
没有战友,没有任何战斗的条件,甚至,很长时间,连自己被囚在什么地方和经过了多少日子,也不知道。
可是,他却清楚地记得:离开渣滓洞那天,正是1949年元旦,狂热的庆祝胜利的联欢场面,永远比后来再次遭受的毒刑拷打,更能留下色彩鲜明的记忆,并且激励着他独自战斗。
在这无声的、阴暗的地窖里,他有了许多时间来沉思默想。
他想过去,也想将来。
想到自己怎样从一个受尽迫害的工人,变成一个革命者;想到党,想到在延安学习时住过的窑洞,和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的激动。
也想到即将到来的胜利,和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
但他想得更多的,还是当前的战斗,艰苦复杂的战斗……为了熟悉战斗的环境,他仔细摸索过这地窖里的每一块石头,反复设想过有关这里的一切。
现在,这间地窖的每一个角落,他都完全熟悉了。
在黑暗中长期生活,触觉和听觉渐渐代替了视觉,使他能“看见”
黑暗中的环境。
这地窖不算小,过去也许关过很多不屈的人。
当他有一次从腐朽潮湿的稻草堆里,摸到一副锈蚀了的脚镣时,他更肯定了自己的估计。
那副早已锈坏了的铁镣,有着明显的在石棱上磨损折断的痕迹。
这里,曾经发生过人所不知的战斗。
一种亲切的感觉,像阳光一样,照亮了这战斗的环境。
地窖,也许是敌人认为最“安全”
的地方,没有特务来日夜看守。
许云峰一开始就觉得:对敌人的这种疏忽、若不充分利用,那是一种软弱和错误。
世界上没有奇迹,但是坚定顽强的战士,却可以做出常人认为无法做到的事。
能不能在这毫无希望的地底,挖出一条脱险的通道呢?这个大胆的想法,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他却有决心试一试。
虽然他不知道四壁的岩石之外,还有什么更多的障碍?在黑暗中,他反复探测着这地窖的位置,他坐在稻草堆上,朝着进入地窖的铁门,久久地思索。
脚下,是整块的岩层,谁也无法挖透,右面,峭立着的也是凸凹不平的岩墙,背后,和右墙相连的岩石,向下倾斜,到接近左壁的地方,便没入地下,变成地面的岩层,而对面和左壁,却没有岩壁,全是用不太整齐的条石砌成的。
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地窖是傍岩修建的,从对面和左面,都有可能找到出路。
可是对面有着铁门,那是敌人进出的隧道,剩下来的,只有左面的石墙,是唯一可以尝试的方向。
不过,他不知道,在左面的条石墙壁之外,会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那条石砌成的墙壁是单层的还是多层的。
许云峰在左面的石墙上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一处条石接缝较宽的地方,那是在靠近墙脚的角落,从左面数过去的第三块条石。
他用手指在接缝间用力挖了一下,湿润的石灰粉屑掉下了一点。
新的发现,给他很大的启示,他拿定了主意。
许多日子过去了,他的手指早已磨破,滴着鲜血,但他没有停止过挖掘。
石灰的接缝,愈挖得深,他的进度愈慢。
脚镣手铐妨碍着他的动作,那狭窄的接缝也使他难于伸手进去。
困难,但是困难不能使他停止这场特殊的战斗。
他确信自己被囚的地方,必然是中美合作所内的一处集中营,也许,正是敌人威胁地宣布过的那座“魔窟”
白公馆?不管是什么地方,被囚禁的决不止自己一人。
不断挖掘的这条通道,不仅可以自己使用,还以可给更多的战友使用。
如果可能,他宁肯自己不用,也要为将来战友们的越狱,准备一条备用的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