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他好像只在早年把画丢给画师临摹过,后头几十年就没再拿出来了。
再加上摹本也有佚失的情况出现,就导致如今人们见过的数量少之又少。
更糟糕的是,流传下来的摹本水平也参差不齐。
「始皇时期好像只有一个画师临摹得还原度很高,阴嫚他们的自传里都写他的作品只比真迹缺点神韵。
」
「对,那个画师还有个特点是会学着扶苏特意在纸张的右侧留下一条完全空白的区域,用来记录创作这幅画的前因后果以及盖章留印,避免破坏画面。
」
「我上次去博物馆看到展出,那个画师唯独没模仿的就是扶苏的字迹。
他连旁边的文字都一起照着写了,不过是用他自己的笔迹写的。
然后盖了自己的章,表明自己是临摹的,不是原作。
」
「正常,谁敢模仿皇帝和太子的字迹啊,不要命了吗?」
「其他宫廷画师基本都跟着学了吧,我记得看过有几幅临摹得不像的也是这样的操作,明显和最像那个不是同一人画的。
」
「应该是宫中定下的规范,所以现在遇到那种缺少右侧留白的摹本,鉴定师都会先查看侧边有没有裁剪的痕迹。
没有的话,基本就可以断定是宫外野生画师拿着摹本临摹的作品了。
」
「有裁剪或者有留白也证明不了是官方画师临摹的吧,临摹者又不傻,会跟着学。
我看古代收藏家分辨这个也挺头疼的,大家基本都没见过真迹,这就很难搞。
」
「确实,还有些人会刻意不留白,这样就能防止字迹露馅,反正知道扶苏会在侧边题字的人也不多。
毕竟宫廷画师一个都没模仿过字迹,他们这些后来者也模仿不了。
」
「会不会有人跑去找过秦朝埋奏折的地方,然后试图从里头找出扶苏的字迹进行学习啊?」
「你还别说,真有!
」
「那个故事我看一次笑一次,说是某个后头朝代的皇帝喜欢收藏名家字画,然后有一天他收藏到了一幅扶苏真迹。
这个真迹是带题字的,卖家信誓旦旦地表示字绝对是扶苏题的,你是皇帝手里说不定有扶苏的笔迹,你可以拿出来对照。
皇帝还真有,他就拿出来对照了。
结果一对照发现,不是扶苏的字迹,还一看就是两种不同的字迹写法。
卖家人都傻了,坚决不信。
因为太过激动,一不留神自暴了。
说自己可是特意去挖了秦朝古籍的,这字分明就是他照着古籍学的,不可能有假。
然后他就因为卖假画欺君罔上和盗掘古物被下大狱了,皇帝派人从他家里弄到了他挖掘的古籍,发现他挖到的居然是奏折。
不过吧,扶苏用过的奏折都陪葬到了骊山陵里去。
他这个是从地方官府的遗迹里挖到的,天知道他是怎么发现秦朝官府的位置在哪儿的。
反正他就是挖到了,还找到了里头秦朝皇帝的字迹。
他说自己根据奏折字里行间的细节推测出这封奏折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