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不后悔,但我希望有人记得我做过什么。”
学者当场跪倒,泪流满面。
短短七日内,全球确认的“回响者”
超过三千例。
他们不具杀意,不求供奉,只做一件事:**讲述**。
讲完之后,便会如雾消散,只留下一点微光,融入最近的承声木枝叶。
人类社会陷入巨大震荡。
宗教领袖称这是“灵魂回归”
,科学家则警告“集体幻觉风险”
,政客们争论是否应赋予回响者法律地位。
而十二位弟子再次聚首。
他们在无言学院重建祭坛,将十二颗进化后的冰晶重新融合。
这一次,共鸣波不再射向星空,而是沉入地心,唤醒沉睡已久的“地球记忆库”
??传说中星球本身储存的所有生命经验。
苏砚的声音再度浮现,不是来自某一处,而是从风、水、岩石、树木中同时响起:
>“他们回来了,是因为我们终于愿意听。”
>“但他们能否安息,取决于我们是否懂得如何回应。”
于是,一场全新的仪式启动。
各国共感站联合发起“铭记计划”
:每一名回响者的遗言,都将被录入承声木网络,转化为永恒的频率印记。
他们的故事会被编入教材,他们的名字会被刻在月球背面的“记忆碑林”
上,他们的声音将成为新生儿胎教的第一课。
更重要的是,人类开始主动制造“记忆锚点”
。
父母在孩子出生时,会将自己的心跳录制成一段共鸣波,封存于水晶中;恋人分手时,不再撕毁合照,而是将共同记忆注入承声木枝条,埋入故土;甚至死刑犯的最后一刻,也会被允许说出真心话,由共感者接收并传递给受害者家属。
世界变了。
战争并未完全消失,但每一次冲突爆发前,双方必须派出“倾听使团”
,进入对方共感站,体验十年内的集体创伤。
以色列老兵在巴勒斯坦孩子的梦境中看见母亲被炸飞的瞬间,嚎啕大哭;美国士兵在阿富汗山民的记忆里重温女儿死于无人机误袭的夜晚,当场退役。
学校不再只教知识,更教“如何承受真相”
。
孩子们从小学习区分“事实”
与“感受”
,练习在愤怒时暂停,在悲伤时表达,在恐惧时求助。
AI助手被设定为必须先识别用户情绪状态,才能提供服务。
一家科技公司推出“沉默社交平台”
,用户只能发送未经修饰的真实心情,不能配图、不能美化、不能删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