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一百八十章 天煞孤星困厄于此(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上官可情道:“皇上你总是忧虑重重,可是你总不关心自己。”

嘉庆皇帝忽然问道:“可情你难道不希望这天下重回你们汉人之手?”

上官可情却道:“回不回到汉人天下,也原无多大分别,只要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由你们满洲人做皇帝也无不可?如果天下重回汉人,可是他们却不体恤自己制下的子民,课捐杂税横生以至民不聊生还不如现在,那又何苦多杀人命去争那虚名?”

嘉庆皇帝道:“可情你几时也有这般过人的见识,朕倒不如你了。”

慈宁宫中灯花如花,只见恭慈太后合目慈眉似乎无所看见。

然则侍立着一位少女却是心神难安——不是别人却是清心——因为她听闻袁承天被慈宁宫的侍卫拿去问罪,心中便是惊恐——因为她知道慈安太后一向对天下乱党深恶痛绝,所以今次袁承天一入慈宁宫只怕凶多吉少,所以她便以向太后请安为名入宫面前太后。

恭慈太后见清心一幅楚楚可怜的模样,心想:这真是傻孩子,你为了袁承天可以舍弃一切,然则祖宗之规却不容践踏和逾越,你为什么这样傻,非要与这袁承天在一起么?他可是袁门少主——是为反清复明的主力,你又何苦偏偏执念于他,难道天下除却他再无他人——其实这位太后根本不明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信条?当清心向她请安之后,旁敲侧击提及袁承天时,恭慈太后心中但觉好笑,心想傻孩子你还跟本宫使心机?她只是说这袁承天是为朝廷仵逆乱党,已是不赦死罪已交于刑部衙门勘问定其罪责,以待将来问刑于菜市口!

清心听得暗暗心惊,只是奇怪皇帝哥哥为何不加阻拦,反而由太后一己行事,这样不合他的性格?其实她哪里皇帝也是身不由己,虽然他想搭救袁承天可是事出无名,因为袁门的反清复明宗旨天下共知,你让他如何向太后搪塞,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他只有唯命是听,再无他法。

恭慈太后见这清心郁郁寡欢的样子,便说道:“清心,你要明白他们汉人骨子里是最恨咱们满洲人夺了他们天下,无时无刻不想着恢复他们汉人衣冠,所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总是不错的。”

清心心想那也未必,当朝之中不是有许多的汉人官员么?他们不一样殚精竭虑效忠皇上?只是她虽心中这样想却又不能宣之于口,因为那可是仵逆大罪,既便她身为格格也是不行!

她见太后对袁承天成见已深,想要开脱已是不能,已然没有回旋余地只有告辞回将军府——此时的将军府已非昔可比,只因为多隆阿和那多铎亲王谋逆已成事实,虽然他们打着“清君侧”

的口号,可是其行为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所以其罪已定!

嘉庆皇帝念及清心也未便十分难为额驸海查布——只是派禁卫军守护将军府,限制海查布的自由,形同囚禁;这也是皇帝仁慈,换了别人早枭首示众,以儆效尤了。

海查布被禁府中,神情越发郁闷,念及清心与袁承天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不由得愁怅丛生,几乎发狂,可是他都隐忍不发作,只是心中默想:总有一日我要你们都后悔莫及,谁教平日你们瞧我不起。

他从此下定决心要寻隙而为,发难犯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不是懦弱无能而是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到那时让天下人对他刮面相看!

只是目下只有隐忍,所以才不发作。

,!

恭慈太后自然明白这清心的想法,可是在她的认知中祖宗之法决然不可以逾越,再者这袁承天可是反清复明的首脑,所以决不可以心慈手软,否则清国江山便岌岌可危,当然这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袁门弟子三十万之众,个个身有武功几乎可以一当百,反观清国士兵由来怠于武功,可说是人人懈怠没有危机之感,武功废驰,如果忽然战争只怕力有未逮;这一点她是知道,虽身居大内然而身边侍卫出宫侦探天下之事尽皆向她禀告,所以洞悉观火,是以她才悍然拿下袁承天交于刑部,勘成重罪以为明典行刑,到那时少年皇帝想开脱也是不行,因为其罪已诏告天下,已无回旋余地,迫其就范,可以说一劳永逸,天下从此太平无忧。

她见清心迟迟不肯离去,只有好言安慰于她。

清心见留下也无益处,只好辞了太后回将军府。

刑部正堂,勘问袁承天的自然是四大顾命大臣分别是庆亲王端敏、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上行走匡世衡、肃亲王和顺与和硕亲王舒尔哈齐——要知道这舒尔哈齐可是皇族之中身份最重之人——是为皇叔,与当年大行皇帝可是手足同胞,位高权重,然则却是韬光养晦,不露锋芒,当初那摄政王多铎在朝中一己行事,却不发难,因为他知道其实多铎如日中天不可以贸然迫其就范,否则非但不能捕虎入笼,反受其害,所以只待时机便谏议皇帝一发必中,不让多锋有反噬的机会。

其实单论机谋深远他不如嘉庆皇帝,因为从多铎起兵伊犁,他便得悉,然而却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让他一路攻城略地,这样他的罪名无法去正名,让他一路行恶,以期坐实其忤逆之举,因为他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所以暗中不动,其实早有计策,因为他知道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叔死于他人之手,自己却不露痕迹,不落杀人的恶名岂不是好?和硕亲王从来恼恨天下乱党,尤其是这袁门——因为清心便是执念于他,以至和额驸海查布生了嫌隙,不然的话岂不是琴瑟相偕;所以今次在刑部大堂见到袁承天便面有不豫之色,他身后便是王府侍卫左秋明和大内护卫总管——七星门的郑师道——因为他是受皇帝之命前来,明为保护周全,以防有奸人前来劫狱,其实乃是为探口风。

舒尔哈齐也不能公然拒之,因为他可是大内护卫总管,职位非低,所以只好让其聆听参与。

袁承天此时已然清醒,当他抬头看到“明刑弼教”

四个大字,已知自己身在刑部大堂,心想:这一定是恭慈太后所为,她一心要灭天下的反清复明势力,而袁门又是势力浩大,三十万之众遍布南七北六一十三省,能不让其忌惮;既使自己归降,只怕她也难安,未必无功,却是有罪,所以她便处心积虑要除却袁门,以儆效尤,以为天下从此太平,只是她还是小觑了天下汉人之中的志士仁人,纵使袁门不在,可是还会有反清复明的势力存亡,汉人不亡,天下不亡,只因为汉人虽也懦弱,终要复国!

这是埋葬在心底里的理想,是不可抹煞去除的。

和硕亲王是为主审,一拍惊堂木便喝问袁承天为什么感激天恩,反而组织袁门杀官造反,和朝廷势同水火?袁承天却道:“天下苛政猛于虎,所以民众愤起反抗难道有错?”

和硕亲王说道:“一派胡言,胡说八道!

当今少年天子。

砥砺前行宵衣旰食全是为了天下的生民,每逢年荒便于赈灾,难道皇帝这样做也有错?”

袁承天道:“那只是流于形势,所赈银两到百姓手中十不到一,可说是依旧贪脏横行,毫无节制,所谓圣明天子只怕与事不附,又况且你们视我等汉人为下等人,处处透着卑视,所以凡是我汉人皆要反清复明,正所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这时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上行走匡世衡也直斥其非,敢污圣聪!

袁承天见他气愤的样子,心想:你身是汉人,却一心为清国卖命,心中全然忘了自己的本来邦国?唉,真是可怜可悲可叹!

只是他并不觉得,因为现在朝廷委以重任,只怕他内心是感激涕零,以为天颜龙恩,是为不世之恩,祖上荣耀,家族门楣光大,似乎自己为不世之功!

匡世衡见这袁承天看自己的眼神之中分明透着鄙视,心想:真是可恶之极!

一定想办法让王爷勘问死罪,永世不得超生,否则难出我心中恶气。

袁承天只作不见。

和硕亲王舒尔哈齐见这匡世衡生气的样子,心想:本王倒十分钦佩这袁承天的骨气,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本王自然不能宽大容情,否则太后一旦得悉自然震怒,看来今日倒要劝他拿出袁门名门,归降朝廷;这样一来可以不必问成死罪,也不至于得罪皇上,也不开罪于太后,可说权衡利弊岂不是好?对于太后他自然只有唯命是从,因为现在掌权的可是这位一向风行雷厉,嫉恶如仇的恭慈太后;可是至于皇帝也不能十分得罪,因为太后将来一旦薨逝,那么少年天子重新掌权誓必对自己怀恨杀了袁承天,自己到那时节可是无有退路,——所以现在不能定其死刑,否则后来自己可难以向皇帝交代,所以只要袁承天交出名册,便是将功恕罪,死罪自然可免,太后只怕也是无计可出,毕竟不能完全违拗皇帝旨意,也只有不予过问,息事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宝三岁半被六个舅舅团宠了网游之强化系统星月舞者大明皇妃(共3册)屑王之子小作精她是人间黑月光从大周开始武侠世界探花郎诡异世界摸尸人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我不是大明星啊昼夜王爷,王妃又去打劫啦师兄全员皆反派我能制造副本娇软师妹疯批后,全师门跪舔称臣康庄大佬又被离婚了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柯南之第五调酒师快穿治愈反派小可怜蔚蓝世界里的提督官拜尚书后,她成了芳心纵火犯宋北云重启人生谈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