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每念及丐帮沦为朝廷附庸,袁承天便悲从中来,想起当年他们在京城出逃王府,一起驾船出海,一日到了一座无名小岛,因见烟霞出没的情景便由感而发,为其起名浮烟岛,可是其后无妄之灾接踵而来——他们好意接纳南海剑派,不料他们竟然包藏祸心想要害人。
袁枚老帮主仁义待人,胸怀磊落,疏于防范竟为南海剑派大师兄萧振峰所害——而袁枚老帮主临殁之时也是全力一击,两者双双毙命于当时,——这也是意想不到之事,以后种种情形不一而足。
他总觉世事无常,生死刹那,似乎冥冥之中老天自有安排,世人是无法挣脱这束缚的,也许上天便是要世人在忧患中觉醒,明白生存不易,自当如古人一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且是屈大夫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
当然亦有人在忧患中沉沦,不知民族至上,反而为了功名利禄忘了自己的初心,成了朝廷的附庸,反认他乡为故乡,是悲是哀,有时善恶之行只在人的一念之间,便如百多年前,天下洪水猛兽,汹汹于天下,以至生灵涂炭,万民于哀哀道路之上,汉人亡国之惨莫此为甚!
明室朱姓王孙皆死亡于道路之上,一时千里无人烟,其状惨绝人寰,从古未有;可想上天何其不仁,让天下人蒙难……傅传书见袁师弟不为就范,又见这万千羽箭伤他不得,心中不免气恼,心想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将他拿下,因为此时正是时不与我,攻下张家口那么京城在望,天下唾手可得,从此自己也可以君临天下,试看谁敢不从?袁承天知道大师兄再难悬崖勒马,只有将他拿去见皇帝,不让他野心得逞,是以手中轩辕神剑所到之处,自有一股强大的劲风迫得围拢而来的士兵纷纷避其锋芒,以免为其砭伤,因为世人趋利避害就是人之常情,也怪他们不得。
眼见得趋近于傅传书,多隆阿只是远观并不参战,因为他一直以来对这傅统领殊无好感,倒不是因为他是汉人,实在是觉得他处处行事透着机谋,不似磊落的汉子,所以便处处防范,因为他内心总是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所以现在见到袁承天全力施为,轩辕神剑到处是人都是纷纷躲及,害怕剑气波及——只因这些兵士见多铎王爷已死,人人都有些灰心丧气,觉得前途不可测,是以士气低下,不似先前气势汹汹,有气吞山河之势。
,!
傅传书岂有看不出军中人心涣散,心中不免暗暗着急,心想事到紧要关心怎么可以离心离德,自己只有杀人立威,否则自己只怕也要陷入危境,念及如此,只有挥剑斩杀一名畏缩退后的兵士,振臂大呼道:“军中谁再敢退后便杀无赦,军法从事!”
如此一来倒稳住了军心,众兵士不再委靡不振,人人又打起了精神!
呼哨声中刀枪向袁承天尽力杀去。
袁承天见他们慑于傅传书的威严又不顾自家的身家性命杀来,心想我本不欲多杀人命,奈何世人迫我于无地,只有予以反击。
他掌中轩辕神剑本就是杀妖诛魔之利器,所以又岂是凡间的兵器所能抵挡,所以呛呛之声,已有些许兵刃被削断,当当落于地上,虽然有些兵士衣服尽烂,然而却未伤及性命;这也是袁承天点到为止,因为他念及他们之中也有爹爹和娘亲,所以便不为己甚,尽可能不杀伤人命,除非有时迫不得己。
这些兵士又不是不知道,只是傅传书在旁监视,又不能退后,所以又涌向袁承天。
傅传书意在让众兵士消耗这位袁师弟的体力,自己好趁虚而入,那样不怕他不就范!
因为他无十足把握可以胜得了这位小师弟,所以稳当起见还是以逸待劳方是上策!
因为纵使这位小师弟内功心法过人,可是体力终是有限,他又不是铁打的金刚,时间长了难免有懈怠之时,自己伺机而动,一击必中这样一来十拿九稳岂不是好!
袁承天岂又不看出这位大师兄的心机,因为毕竟同门多年,对于他的秉性自然知之甚详。
所以他也决然不会让这位掌门大师兄奸谋得逞,便伺机欺身到近,出其不意将他拿下,所谓射人先的马,擒贼先擒王!
又过一拄香,觑见一个空隙,长剑挥处一道剑气迫得近身的众多兵士身子趔趔趄趄,站立不稳;袁承天又是长剑挥处,一股有形无形的剑气竟将众人掀翻在地,人人狼狈不堪!
这一下实在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只因为这轩辕神剑正是天罡正气,每遇不平亦或奸邪小人作崇之时它便有感而发,剑气纵横,几乎可说无人可挡,因为从来都是邪不压正,否则世上焉有好人,岂不成了恶人世界?袁承天见机可乘,以足撑地,身子高高拔起,人在半空之中轻灵灵转身不是逃出生天而是落在了傅传书身侧;这一切太过突兀实在令人出乎意料,是人人所未想到的,待傅传书反应过来,已然为袁承天所制——他早已出手点他穴道,不能动弹,虽然心中生气,然则也是无用,因为此时命悬人手,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傅传书瞪大眼睛,一时见这位昔日懦弱的小师弟,今时今日似乎变得煞气满面,似乎真的震怒,不为别的只为这天下的生民,因为掌门大师兄妄想篡有天下,其意也并非是反清复明,而是为了一己私欲而置众人生命于不顾,真是岂有此理,所以袁承天今次是以命相搏,因为他深知如果让这位大师兄的野心得成,是天下所有人的梦魇!
傅传书见袁师弟瞪红的眼睛,心中不由生起恐惧,真害怕小师弟一时手起剑落将自己杀害,那样他非但大业成空连性命也不保,他可不想这样早早去了!
所以生的渴望使他放下了尊严,怯怯嗫嚅道:“袁师弟你当真不顾念同门之谊,想要杀我……”
袁承天见他眼睛中有恐惧的神情,知道其实世上之人畏死是世之常情。
他此时才惊觉自己一时忘收剑入鞘,此时不知不觉之间剑指于他的胸膛,因为近在咫尺,所以只要手轻轻一送,长剑便可以刺穿于他,让他立毙当场,你说这傅传书能不心生胆寒,又况且剑尖犹在滴血,而且此时极为危机——这轩辕剑剑有形和无形的剑形让其骇然也不是没有道理。
说到要结果掌门大师兄他又实在做不到,然后转念想到莫如拿他进张家口,让皇帝圣裁,这样似乎更为合情合理!
这样一来也好让这位大师兄痛改前非,也好让其它归顺朝廷的江湖门派加以警醒,莫要再做出天人共愤祸及天下无辜之事,否则人人效尤其不一发不可收拾?傅传书见小师弟收剑入鞘,以为他要放过自己,便说道:“袁师弟你放过大师兄一马,那么便也不能太过少情寡义,这便放你走!”
袁承天见他依旧执迷不悟,恨恨道:“不是……掌门大师兄你何苦要等到万劫不复之时再悔悟?”
傅传书冷冷笑道:“我苦心孤诣有今日的成就,手握这十万大军,可以以一当百,那么便是百万之众,可以碾压一切,天下唾手可得,我为什么要放弃?”
袁承天道:“天下各有主,岂是你所能改变,又况且你居心不正,不能得有天下,否则岂不是天下汹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又岂是圣人之道?所以大师兄你悔改吧!
或许皇帝会念你一念之错又知悔改,会格外开恩,这岂不是好!”
傅传书大怒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儿,由你说教?你不让我夺取天下,可是你们的袁门不一样野心勃勃,反清复明,妄想君临天下,大家一样的心思,何分彼此,你不要我去做,私下你的袁门便可以任意行事,天下焉有是理?”
,!
袁承天知他不可理喻,因为袁门的反清复明非为一己之私,乃是为了天下公利,和他的行为岂能等同而言,只是自己说出来他也未必会听,反而又以为自己是强词夺理,看来自己不出手已然不成,那么只有得罪掌门大师兄,谁教他不知悔改,这也怨不得自己不念同门之谊。
袁承天执手为礼,依旧对这位冥顽不灵的大师兄恭敬有加,一半念在师父赵相承的情义,一半念在当年在昆仑派同门习武,——虽然当时这位大师兄便对自己有成见,以至有时处处掣肘,见不得自己的好,更有深一层的原因,那便是自他上山那位妩媚如花,若神仙女子的小师妹便对自己青眼有加,更加有意处处疏远于他,以致让他心生怨恨,以为这位小师弟从中使坏,让师妹碧儿有意疏远自己,虽然袁承天处处躲避赵碧儿,然而赵碧儿却对他情有所钟,因为在世间喜欢一个人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无关乎他的身世背景,只是想当然地喜欢一个人!
有时沉陷其中无法自拔,可谓是相思入骨!
赵碧儿对袁承天是这个样子,而傅传书对小师妹碧儿亦是如此,世上之人都为情痴,便是将相王侯以及皇帝都是概莫能外!
傅传书见他这情形,知道今日不能善罢干休,说道:“怎么?小师弟你要以下犯上对我出手?”
袁承天道:“为了天下道义,我不得不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