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石头上暗红的纹路仿佛浸染着无数戍边人的血汗与忠诚。
沈逸伸手抚摸着石碑,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二十年前初到甘肃时,这里同样是黄沙漫天,关隘残破;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嘉峪关城墙高耸,固若金汤,而他却要在此刻离去。
抵达南京后,沈逸每日准时前往都督府点卯,然而却无人给他分派任何具体事务。
正当他满心疑惑时,南直隶巡抚亲自登门,道出了真相:"
沈公,陛下有旨,您只需安心在金陵颐养天年即可。
"
半月之后,一艘艘官船缓缓停靠在秦淮河畔,船上载着他的妻儿老小。
当看到鬓角斑白的夫人牵着孙儿的小手走下船舱,这位历经无数生死的老将军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模糊了双眼。
月圆之夜,沈府的庭院中,沈逸带着全家面向北方,齐刷刷跪地。
青砖地面沁着夜露,寒意透骨,却比不上他心中涌动的阵阵暖意。
他重重地叩首,额头紧贴着冰凉的地面,久久不愿抬起,仿佛这样就能将自己满腔的感激与忠诚,传递到千里之外的紫禁城。
而此刻,在遥远的北京,朱高炽正在乾清宫内批阅奏章,烛火摇曳间,他的目光停留在舆图上嘉峪关的标识,轻轻叹了口气——这,或许就是他能给予这位有功有过的老将军,最好的结局与慰藉。
深秋,随着宣府、蓟州等地贪腐总兵相继伏法,朝堂之上却突然陷入诡异的沉寂。
朱高炽收起雷霆手段,既未对九边余孽穷追猛打,也未下达新的整肃旨意。
紫禁城的宫墙依旧庄严肃穆,唯有檐角铜铃在秋风中叮咚作响,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帝王的深谋远虑。
这份平静持续了整整十个月。
从冰封的寒冬到燥热的盛夏,边关再无波澜。
固原总兵邱镇洋与榆林总兵徐靖起初如惊弓之鸟,每日枕戈待旦,生怕下一个被清算的就是自己。
然而随着时日推移,眼见朝廷毫无动作,二人逐渐放松警惕。
邱镇洋甚至在给亲信的密信中写道:"
固原地处边陲,非京畿要冲,陛下想必已将我等遗忘。
"
直到洪熙八年初秋,成国公朱勇突然奉旨"
代天巡边"
。
这位身经百战的勋贵,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从宣府开始,一路向北。
消息传来,邱镇洋顿时如临大敌,他连夜召集心腹将领,将精锐士卒布防于城池各处,火药武器悉数搬上城头,甚至暗中联络周边部族,做好了负隅顽抗的准备。
然而,朱勇的举动却大出意料。
在宣府,他亲切慰问戍边将士,亲手将御赐的美酒佳肴分发给士兵;在大同,他与总兵郑亨把酒言欢,对边关防务赞不绝口。
每到一处,都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探子们传回的消息让邱镇洋彻底放下心来,他望着城楼上飘扬的旌旗,仰天大笑:"
果然是我多心了!
"
十月初九,秋高气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