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市舶司抽成过重"
,却又暗中投资沿海工场;勋贵们一边弹劾"
工匠地位抬升"
,一边将子弟送入工部学堂。
这微妙的平衡,恰如父亲说的"
有人受益有人受损,才会争着当受益者"
。
"
新政能成,正因摸准了各方命脉。
"
朱高炽的指腹划过奏折上"
折色法"
三字,那是用赵妃提及的朝鲜"
实物折银"
改良而来,"
宗室想保富贵,就得支持工场;勋贵要军饷,就得默许商税;士绅想留清名,就得少贪多做事。
"
更鼓敲过四更,朱高炽起身推开窗棂。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远处角楼的轮廓如墨线勾勒。
"
帝王之术,核心在平衡。
"
皇帝转身时,明黄常服的衣角扫过地上的财政清单,"
就像这九百万两税银,分出去的是钱财,换来的是各方势力的制衡。
真正的驭臣之道,不在威压,而在让他们自己争起来。
"
朱瞻基望着父亲鬓边的白发,忽然懂了为何赵妃能以朝鲜女子之身得宠——她带来的不仅是异域见闻,更是打破现有平衡的新变量。
父亲说起"
平衡之术"
时,案头那封未拆的朝鲜国书正静静躺着,封蜡上的海东青纹在烛火下忽明忽暗,恰似这深宫中永远算不清的人心账。
乾清宫的烛火在夜风中明明灭灭,朱瞻基望着父亲案头堆叠的《大明舆图》与商税账册,终于问出了萦绕心头的疑惑:“爹,要平定安南、扫荡漠北,钱粮从何处来?”
话音未落,檐角铁马忽然叮咚作响,仿佛在应和这沉甸甸的难题。
朱高炽指尖摩挲着镇纸,上面“海纳百川”
的刻痕已被磨得发亮:“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皇帝忽然笑了,烛光映得眼角皱纹里都是深意,“增加国库收入,无非两种路数——要么动别人碗里的饭,要么把饭锅做大。”
“请父亲赐教。”
朱瞻基躬身行礼,神情专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