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过三日,这说法就传遍了临洮全城。
街头巷尾的孩童只要听到“蒙古王子”
四字,哪怕正撒泼打滚,也会瞬间收声,攥着大人的衣角瑟瑟发抖。
有个货郎走街串巷,见此情景觉得稀奇,便把这桩奇事编进了顺口溜,一路吆喝着往南去——于是,“蒙古王子割舌”
的说法,顺着官道传到了凤翔、西安,甚至汉中。
,!
谣言在传播中不断发酵,渐渐偏离了最初的模样。
不知是谁添油加醋,说博罗纳哈勒是“草原小吕布”
,不仅刀快,还懂妖法,能隔着三里地听见孩子哭;又有人说他长着三只眼,中间那只专看谁家藏了金银,夜里就带着兵去抢。
更离奇的传言,是关于他那柄长矛。
有从灵州逃出来的难民,形容得绘声绘色:“那矛叫‘饮血’,灵州城里连挑三员明将,矛尖自己就渗出血槽!”
还有人说,每次打仗前,博罗纳哈勒都要让亲兵杀几个俘虏,用热血淋在矛身上,边淋边念咒:“血养神兵,越杀越利!”
这些话被恐惧放大,传到后来,竟说那长矛会自己嗡嗡作响,饿了就要喝人血。
恐慌像瘟疫般席卷了整个关中。
西安城里的富户们连夜收拾细软,让家丁赶着马车往汉中逃,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彻夜不息。
有户绸缎庄的老板,连店铺都顾不上关,带着妻儿钻进南去的商队,临行前还往车辙里撒了把糯米,说是能避“蒙古邪祟”
。
寻常百姓虽没多少家当,也跟着慌了神。
渭河边的农夫们扛着锄头往南山里躲,把刚灌浆的麦田丢在地里;长安城门口的流民越聚越多,挤在吊桥边哭哭啼啼,都想往南逃。
有个老秀才背着书箱往秦岭方向走,边走边叹气:“元人乱世的光景,难道又要来了?”
官道上挤满了南撤的人群,车马相撞的闷响、孩童的哭嚎、盗贼趁乱抢掠的嘶吼,混在一起成了乱世的杂音。
西安府尹派衙役在城头敲锣喊话,说“明军正在驰援,瓦剌跳梁小丑不足惧”
,可没人听得进去——在“割舌王子”
与“饮血长矛”
的阴影下,任何安抚都显得苍白无力。
夕阳西下时,关中平原上的炊烟比往日稀了大半。
某座空寂的村庄里,只有个豁了口的陶碗留在井台上,碗沿还沾着没喝完的米汤。
远处传来几声狼嚎,惊得枝头的乌鸦扑棱棱飞起,在昏黄的天幕下盘旋——博罗纳哈勒的铁骑还没到,恐惧已先一步踏平了这片土地。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