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胡濙的朝笏撞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位历经五朝的老臣须发皆颤,"
洪武年间就定了士绅不纳粮的规矩,如今若改,怕是要动摇国本!
"
他身后的御史们纷纷跪伏,官袍在地上铺成一片黑色的浪。
朱高炽望向“三杨”
的站位,却见杨士奇望着殿角的铜鹤,杨荣低头拨弄着玉带銙,杨溥干脆咳嗽着后退半步,竟然没有一人站出来说话。
“陛下。”
夏元吉的声音像块镇纸般压下殿内喧嚣,“可定功名折税之例:无功名者全纳,秀才半额,举人纳五分之一,进士纳十分之一。”
满朝文武全都默不作声,仔细侧耳倾听夏元吉的话语:“如此既存体面,又增国库。”
阶下的翰林编修们立刻开始在心中默算自己家里需要缴纳多少粮食给朝廷,不少人算着算着,脸色从煞白转为微红。
“好个功名折税!
"
朱高炽忽然起身,兴奋地踱步,“再把内府工场划一些出来给户、工二部,每年营收拿出一部分来按职级分。
"
“工场分润”
的消息很快引起轩然大波,听说朝廷居然会给自己分白花花的银子,不少官员顿时就对纳粮没有那么抵触,毕竟自家地里产的粮食,最终还是要拿去换银子。
他们不少人都认为,这也许其实是朝廷在向他们买粮,因而不少人全都糊里糊涂答应了下来,反对声音很快消失。
五月端阳,第一船工场货物从泉州港起航时,周子聪的商船与内府的“皇商”
船队并辔而行。
他望着货舱里的香炉,想起王知府告诉他京城传来的消息:户部用工场利润补发了拖欠数月的军饷。
顺天府的米市上,新到的江南稻米堆成小山,粮商们嚼着夏元吉定下的“士绅折税”
规矩,忽然发现市面上的银子变多了——那些原本藏在士绅地窖里的银子,正随着工场的货物流向四面八方。
乾清宫的御案上,新到的《天下税册》翻开着,夏元吉用墨笔在“士绅纳粮”
一栏画了条红线,旁边批注:“岁增税银八十万两”
。
朱高炽把玩着一枚工场出品的银质镇纸,忽然回想起微服私访时听到的那首孩童的歌谣:“秀才纳粮半,举人纳一五,进士只纳十分一,银子都进国库去……”
他望向窗外枝头初绽的花朵,想起杨士奇昨日递来的密折,说江南士绅已开始投资棉纺工场——原来这“士绅纳粮”
的棋局,最终落子在让他们从“食租”
转为“从商”
。
朱高炽知道,自己正在用一种新颖的手段,带领这个庞大王朝,走向商业化的阶段,也就是后世所谓资本原始积累。
王朝的财赋之流,也便在这新旧交替间,悄然改道奔向更广阔的海洋。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