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对于您之前说的第一个问题,我倒是想到一个解决办法。”
“哦?”
余厂长眼睛亮了,追问道,“小时,你快说。”
时夏笑笑:“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集资建房。”
余厂长疑惑:“集资房?”
集资建房——这个早被年代文穿越主角玩烂了的概念,其实并不算是个新鲜事儿,只是说最早被大家称之为“住房自建公助”
而已。
早在1955年,就曾经有企业作出尝试,试行了带有合作集资建房性质的“住房自建公助”
办法,解决了35000户职工的住房问题。
56年6月26日版的《人民日报》中,一篇名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社论介绍了这种办法,充分肯定住房自建公助的形式。
此后,合作集资的建房办法有小范围的试行过,但仅限于是在一些煤矿行业的国营厂,并没有普遍推广。
直到八九十年代,合作集资建房这种模式才遍地开花,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住房合作社。
第122章大肚子女人
因此,等时夏稍微解释两下集资房的概念,有人生阅历的余厂长立即反应过来,“你说的是这个啊,我想起来了,年轻时在吕城当兵那会儿,附近就有个煤矿厂是这样的。”
“是的,由国有单位出面组织,并提供自有的国有划拨土地用作建房用地,参加集资的职工部分或全额出资建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解决咱们厂里资金不够的问题,可以更大规模地兴建家属楼。”
余厂长点头表示明白,但他显然也有自己的顾虑。
“小时,你说的这些的确没错,但大家伙真的都愿意出钱盖房吗?你想想看,对于厂里那些资历高、需求大的家庭,一旦开始分房,他们是一定能够拿到名额的,这些人原本一分钱不花就可以住上新房子,现在让人出钱,人家肯定不干。
你说的那种由员工集资建房的工厂,基本都在员工数量达到几万人的矿区,单靠厂里根本无法负担住房建设资金,他们是不得不集资建房。
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我感觉这事玄。”
时夏不急不慢道:“余厂长,您说得没错,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新建家属楼与原先的筒子楼做出明显区分,而且得让大家自己决定,依托群众力量解决群众内部问题。”
余厂长又迷糊了,“筒子楼不都那样儿吗?还能有啥区别。”
时夏笑笑,“这样吧,我回去写一个方案,弄好了再拿来给您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