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杨嗣昌拱手应命。
待其退下后,崇祯独自坐在御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旨:命李延庆加快分化瓦解喀尔喀部联盟,同时派遣锦衣卫潜入漠北,制造内部矛盾,削弱敌军战力。
与此同时,山海关前线,卢象升正亲自巡视各营。
经过数日激战,敌军虽未攻破防线,但也不断增兵,意图以持久战拖垮明军。
粮草、弹药皆告急,必须尽快得到支援。
“将军,京师来信。”
赵将军递上一封密函。
卢象升拆开一看,眉头微皱:“陛下命我坚守山海关至少两个月,待援军集结完毕后,方可主动出击。”
他沉思片刻,随即下令:“传令各营,缩减每日口粮,优先供给战斗部队。
同时,派人前往宁远、锦州一带征调民间马匹,补充骑兵战力。”
“是!”
赵将军领命而去。
夜色渐深,寒风呼啸,卢象升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黑压压的敌军营地,心中却异常坚定。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山海关的存亡,更关系整个大明的命运。
若能撑过这两个月,待援军抵达,便有机会一举击溃敌军主力,彻底扭转战局。
而在西北,张三正奔波于各地田间地头,督促农技师指导百姓改良耕作方式。
尽管义仓制度已在多地推行,但部分偏远地区仍因天灾导致粮食短缺,百姓怨声载道。
“大人,流民数量越来越多,仅靠义仓恐怕难以支撑。”
一名属官忧心忡忡地汇报。
张三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我们可效仿江南做法,设立‘工赈’制度,让流民参与修渠筑路,既可安置人口,又能改善农田水利。”
“妙啊!”
属官顿时精神一振,“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民生问题,又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张三点头:“立即上报朝廷,请拨款十万两白银用于初期建设。”
数日后,圣旨传来:准奏,并赐“西北屯田使”
印绶,赋予其全权调度地方资源之权。
张三大喜,立刻着手实施新政。
不出半月,各地工程纷纷启动,流民得以安置,百姓生活逐渐稳定。
而在边疆,王二的文化融合计划也取得新进展。
他提议设立“民族翻译馆”
,专门培养精通汉、蒙、藏、满等语言的人才,以便更好地沟通各族人民。
“此举不仅能促进文化交融,更能增强边疆稳定。”
他在奏折中写道。
崇祯阅后大悦,亲自批示:“准。
命翰林院选派学者前往协助。”
不久后,第一批翻译学子正式入学,边疆地区的教育水平迅速提升,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感日益增强。
然而,就在各项事务稳步推进之际,漠北蒙古的动向再次引起朝廷警觉。
“陛下,喀尔喀部已正式与皇太极结盟,并答应出兵两万,协助其攻取宣府、大同一线。”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跪地禀报。
崇祯脸色阴沉:“果然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