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令人头疼外,其余的一切,他都很喜欢。
喜欢学校食堂的午餐和晚餐,菜量大,味道好,米饭不够吃还能免费加。
喜欢体育课,教体育的关老师是个退役的羽毛球运动员,曾经代表A省参加过全运会,陈念安加入了关老师执教的羽毛球社团,每周能去练两回,在场上挥汗如雨,相当解压。
他最喜欢的还得是学校图书馆,这是他就读过的三个学校中最大的图书馆,藏书众多,除了中外名著,还有许多当代文学,甚至有国外的畅销书。
这几年,陈念安早把姐姐买的书看遍了,一直苦于没书看,来到志成后,他就像老鼠掉进大米缸,乐颠颠地把书一本本借回家,每晚睡觉前都要看会儿书才能入睡。
交友方面,他的新朋友大多是坐在最后一排的男生,郑立,肖程泽,宋嘉恒,清一色的大高个。
慢慢熟悉起来后,班里同学大多知道了陈念安家里的情况,都觉得他好惨啊!
可陈念安早没有了自怨自艾的心态,他坦然地面对着自己孤儿的身份,在赖老师的提醒下,甚至向学校申请了贫困补助。
他是姐弟三人中唯一一个有资格申请贫困补助的人。
祝繁星名下有两套全款房,经不起查,便从未申请过,而祝满仓父母双全,只是失踪了,姐姐说满宝要是去申请补助,人家搞不好会报警,把他的爹妈从地图上某个犄角旮旯找出来,那才是一场灾难。
只有陈念安符合标准,孤儿,名下无任何资产,法定监护人还在老家,他一个人落户在钱塘。
用钱塘方言来说,他就是个袋儿户口,多年来一直没法落户在102室,这个状况要等他升上大学、把户口迁到学校才能解决。
就这样,陈念安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贫困生,学费被减免,每个月还能拿到两百块生活补贴。
得知消息后的祝繁星下巴差点掉下来。
秋风乍起后,同学们不再穿夏装校服上学,陈念安终于穿上了那身黄白相间的运动装,每天早上,他给满宝准备好早餐,七点多骑车出门,晚上九点四十分回到家。
祝满仓已经变成一个独立能干的小伙子,早上自己起床穿衣、洗脸刷牙、吃早饭,再系上红领巾,背着书包、拎着饭袋独自出门上学,晚上,一个人待在家也不会害怕,再也不会狂发消息“骚扰”
姐姐。
十月下旬的一天晚上,陈念安骑车回家,刚拿出钥匙,大门就被打开了,祝满仓站在门后,叫他:“哥哥,你回来了?”
他像是一直等在客厅,陈念安进门换鞋,问:“你作业做完了吗?”
“早就做完了。”
“洗过澡了吗?”
“洗过了。”
祝满仓跟在陈念安身边绕圈圈,说,“哥哥,我想和你说件事,今天我在楼上吃饭时,爷爷告诉我的。”
“什么事?”
陈念安问。
祝满仓说:“爷爷说,四楼的王奶奶,快死了。”
陈念安一惊:“你说什么?”
祝满仓连说带比划:“爷爷说401的王奶奶得了癌症,什么癌我忘了,爷爷说是什么晚期,医生说救不活了,不给她开刀,让她回家休息,俞奶奶说就是叫她回家等死。”
陈念安经常能遇见王奶奶,那是一个风风火火的老太太,年纪比俞奶奶大上两三岁,留着一头奶奶们最爱的短卷发,身型不胖不瘦,出门健步如飞,看不出来有病啊。
这几年,王奶奶和老伴儿邓爷爷帮过陈念安不少忙。
邓爷爷退休前是个电工,祝繁星念高一高二时,102室灯泡坏了,电路跳闸了,都是邓爷爷来帮忙维修,陈念安向他学了不少电工知识。
而王奶奶给他们送过好多吃的喝的,在刘爷爷和俞奶奶出门时,也帮忙照管过祝满仓。
陈念安在401室吃过几顿饭,对王奶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当初祝怀军去202室讨钥匙时,陈念安亲眼看见,王奶奶挺身而出,狠狠地打了祝怀军一个巴掌。
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死呢?
第二天早上,陈念安上学前,先去二楼找爷爷奶奶打探情况。
刘爷爷正在吃早饭,给陈念安也盛了一碗泡饭,又拿了个咸鸭蛋,俞奶奶递给他一瓶腐乳,让他自己夹,陈念安就坐在餐桌旁,一边吃泡饭,一边听刘爷爷讲述事情始末。
王奶奶的病是九月底查出来的,在那之前,她已经不舒服了大半年,但一直没去医院看,实在疼得受不了了才叫女儿阿华陪她去看医生。
一检查,肝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多个脏器,医生说,没有手术的必要了。
阿华带着王奶奶去上海看病,上海的医生给了相同的结论,他们建议阿华把母亲送去临终关怀医院,或带回家休养,总之,留在任何一家医院治疗,花的钱就是打水漂。
阿华下不了决心,还是王奶奶自己拍的板,她说,不治了,她想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