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今,六部衙门若排名,大致是吏、户、礼、兵、刑、工。
礼部尚书的位子上,出现过晏殊、苏轼这样的顶级文士,但大部分时候,只是给准备升作宰执的臣子,暂时坐一坐。
于是,“尚书”
下头的“侍郎”
便成为这块衙门实际意义上的“一把手”
现任的礼部侍郎徐德洽,今年三十六岁,在六部侍郎中,是最年轻的一个。
元丰二年,刚到弱冠之龄的徐德洽,高中进士,被当时开封府的通判“榜下捉婿”
招为东床。
有赖于老丈人在京城官场的人脉,徐德洽外放南方做了五六年参军之类的基层小官后,就一路往北,元丰末年,已成为应天府的通判。
到了绍圣初年赵煦亲政之际,徐德洽更是因为老丈人与蔡京交好,又因做地方官时执行新法迅速高效,火速转为京朝官,走完吏部的流程,进入礼部,直至去岁升至侍郎。
徐侍郎的仕途履历,素来是京中官场的热议话题。
臣工们谈起他,往往与前朝那位也是三十六岁就出任工部侍郎的寇准相提并论,但比着比着,就变了味儿。
谈论到最后,那一张张舌厉如刀的嘴巴里,吐出的总结,往往是,寇准靠贤才出将拜相,而徐侍郎嘛,主要还是傍上了好岳父,才得以飞黄腾达。
更为唏嘘的是,徐夫人这位通判的千金,比徐侍郎大三四岁不说,当年嫁给徐侍郎前,并非待字闺中,而是死了第一任丈夫。
不过,嗤笑他的闲言碎语,再是蓬勃兴盛,徐侍郎依然对上恭敬,对下和气,保持着一位紫袍文臣教科书般的风仪雅量。
……清明节过后,这日又逢初十的旬休,徐侍郎歇于宅中,焚香品茗。
巳中,府里管事来报,此前递过拜帖的端王府杜娘子,到了。
徐德洽正在端详茶末的成色,连头都没抬,只淡淡道:“带来书阁。
将夫人也请来。”
杜瓯茶提着一个轻巧精致的细篾书箱,随着徐府的婢女走到书阁前,婢女小心道:“娘子稍等。”
杜瓯茶明白缘由,点头驻足。
片刻后,徐夫人由女使陪着,步履款款地踏进院来。
杜瓯茶上前,垂目行礼。
徐夫人比夫君年长数岁,已年过四十,弯眉秀目,有几分佛家造像的慈和之态。
因夫君与端王赵佶的交谊,徐夫人也参加过两三回王府女眷的雅集,识得眼前这位颇会点茶的王府女使。
“瓯茶,今日所来,是王府还是学坊的差事呀?”
徐夫人直呼这年轻女使的名字,配上温煦的口吻,便显得亲切不见外。
杜瓯茶禀道:“回夫人,休沐之日,本不敢烦扰尊府,因蔽坊的沈教授又改进了缂丝机,织得数件新品,姚坊长特意命瓯茶送到府上,请侍郎与夫人指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