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万般心绪涌在心中,说道:“承蒙殿下大恩,我愿带着犬子回乡,耕读传家,再不出乡野!”
潘邓微笑道:“老大人所愿之事,我自会应允,老大人回到家中且和家人收拾一番,明日我便叫人送老大人回乡。”
潘邓又看向赵仲延,“将军意下如何?我知将军武艺高强,又深谙兵法,如今江南征战在即,将军若能为江南效力,我江南又多一员虎将!”
赵仲延拱手说道:“败军之将,本无颜苟活,得殿下看中,愿报殿下知遇之恩,万死不辞!”
潘邓上前拍了拍赵仲延的肩膀,领着二人往屋外走去,“赵将军果然是爽快人,既然如此,明日我便叫人领你去军中。”
说着他又看向宗泽,“……宗老大人回乡之后,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我明日便给义乌袁县令去信一封。
袁县令为人热络,定会全力相助,望老大人在闲居之时,也能为天下百姓念。”
宗泽微微颔首,“殿下如此厚待,宗泽感激不尽,我定会带着家人在乡间教导子孙,以安晚年。”
潘邓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又说道:“老大人赋闲家中,若是袁县令相求,你便见上一见。”
宗泽哪里有不答应的,虽然听这话有些奇怪,但他也没有多想,“这是自然。”
*
到了四月初,他一家人乘船到了婺州义乌,此地袁县令听了是主公安排的人到了,别管是不是虚职,是不是赋闲在家,也要招待一番。
府衙设了酒席,众位官员都到此接风,场面好不热闹,宗泽一家人这才见过了袁县令。
袁常谨与贵客自报家门,“家兄常然知江宁府,家弟常谨在苏州府为官,常伴殿下左右。
我才疏学浅,任一任县令,今日得见宗老大人,真是万幸!”
宗泽和宗颖二人一同陪县令喝酒,心中也纳闷,这一家看来是颇有家学,不过其兄弟都是高官,得东南王看重,为何此人倒在这当个小县令?
他们义乌小县也不是什么富裕之地来的。
不过此疑虑他也只过了几日便解开了。
宗泽带着一家人回了老家,老房屋眼看着已在修缮,想来是县令大人好意。
正巧袁县令邀宗大人明日来县衙一同议事,宗泽心中想着此事要谢过袁县令,便欣然前往。
府中所议之事乃是此地扶贫事宜。
宗泽起先还弄不明白何为“扶贫”
,不过听了县衙中人热热闹闹地讨论,他倒也能在言语之中明了了。
说是“扶贫”
,搞这么个没听过的名字出来,其实就是安定民生而已。
只不过苏州府对此事极为重视,给辖下县乡都定了具体的数字,每家每年收入多少为“贫”
,一乡之中有多少“贫”
户,则会被称为“贫困乡”
,而官府必须有所作为,或以三年为期,或以五年为期,将此地“贫困率”
降低,否则官员考课之时,其评级评语可想而知。
袁县令说道:“上面有指标,咱们下边必须把这件事落实到位!
前几日我和县丞大人各处走了走,又叫孟文书、李文书查过卷宗,孟文书,你来说说咱们义乌现状。”
孟文书说道:“咱们义乌在钱塘流域,东接绍兴,南连处州,西邻衢州,北靠杭州,县内还有江水,单说交通,是四通八达之地,日后无论咱们县里要做什么改革,有这水系,都比旁的县来得方便。
辖下乡村主要稻、桑、麻,稻米是粮食,桑麻则能织布。”
孟文书手指划过嘴唇,将手里一沓纸翻了一张,“……只不过单单靠天吃饭,难以让乡中贫困户脱贫,咱们义乌的地太少了。
土地少,这是事实,轻易改不了,不过咱们县里也有旁的产业,织布、制陶瓷、酿酒、雕版都成气候。”
袁县令说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咱们东南也有成功的扶贫案例,苏州府还发下了指导文书。”
他手中翻开一个小册子,宗泽眼看着那册子皮上写着《扶贫六法》。
袁县令说道:“当初苏州府战后能靠着纺织园区和水泥厂重新立起来,咱们义乌小县也能效仿此法,此正和六法之中的“产业扶贫”
,不过此事也不容易,首先一步便是要筹集钱款,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