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朔颇有些发愁,“属下瞧他们八成是往江州去,这如何是好?那江州康大人任由咱们如何劝说都不投降,十足的保皇派,叫他接了皇帝御驾,咱们要夺取江州可比从前要难上十分。”
潘邓吹吹纸上墨迹,说道:“不必心急,皇帝不去,咱们一时半刻也拿不下江州,如今皇帝到那儿,也便有了变数,局势如何便未可知了。”
正说着话,门外有人来报,杜将军来此。
杜迁见过了主公,见屋内只有林参军在,便说道:“池州接收流民,其中有流氓盗贼,巧言煽动流民意欲作乱,现已被捉拿。”
潘邓问道:“何人作乱?”
杜迁答道:“扬州府流民,是个姓李的,俞大人已派人详查,此人是扬州府辖下李家村的,平日里做个帮闲,十分逞凶斗勇。
当日扬州流民逃难,他乃是在江中潜伏,见有小船路过,把其上百姓踢下水里,自坐上船来到池州府,因为人凶悍,旁的百姓都听他的。”
潘邓听了杜将军所说,听着只一小贼耳,“如此你便叫池州依法处置了吧。”
杜迁点头应下,只是他此次回来还有旁的疑虑,“如今铜陵城外已安置了流民点,铜陵县令下令让他们自己造房子,又派去医护人员医治伤病。
眼见虽好,可俞府尹前几天与我商议,言说如今流民入江南,绝对不能大意,一来扬州人数众多,二来这里面来的人怕是有细作,如此一来,恐江南防不胜防……”
如今他们位置尴尬,北面一江之隔便是扬州府,那里是朝廷正统,而如今江南已经摆名了是造反,因此俞府尹怕扬州来者不善,或有细作潜伏其中。
潘邓看向林朔。
林朔深知主公脾性,说道:“如今事已至此,不能对扬州流民视而不见,该接收还是要收,至于细作一事,叫梁山军平日里多加警戒,妥善详查便是,不必因此废事。”
更别说如今赵氏宗庙有后,皇帝登基,又亲临扬州,他自家主公便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这几日里他正思索破局之法,想着在《江南风尚》上把时事版面扩大,往后多刊时事,当务之急便是在下月刊物之上细细描述皇帝南逃,自家主公却引渡扬州流民之事呢。
也好过苏州府有《江南风尚》如此一个利器在手,主公却不用它来宣扬自身,着实可惜。
上次写了个什么传播甚广的文章,却是给那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宗泽正名!
明府尹既然有那写文章写得好的胞弟,也该给自家主公宣扬才是!
如何不把主公英明神武攻入汴京城,救百姓于水火的图片画下来,也登在刊上?真是书生气!
都到这节骨眼上了,还做好事不留名呢!
现在他家主公缺的就是名!
是以林朔跟主公讨要差事,把那编辑部要来,现已把下月重点两篇文章构思好,欲用阮记者在《汴京人物志》之中首用的街头采访体,去采访扬州流民,好好下一下他皇帝的脸面!
是以收容流民一事便不光是收容流民了。
潘邓也很赞同林朔之言,人口就是资源,也是底气,两浙江东虽人口密集,但也只是相对而言,与他前世来说几乎是九牛一毛,是以他不怕人多,只怕人少。
“你回到铜陵去自和县令与俞府尹说明,难民众多,盗贼却少,不可因噎废食,做好巡逻与防备,以不变应万变。”
杜迁便知了主公决心,来此传了话,自去铜陵复命。
杜迁走后,润州府有人来报,金军已到扬州府城外,要扬州府尹交出皇帝,不然便屠遍扬州城。
潘邓本来舒展的眉毛猛然皱紧了,金军要屠城?
林朔深吸了一口气,而后骂道:“无耻胡狗,贪得无厌。”
潘邓问道:“这是几日之事?”
斥候官恭敬答道:“昨日之事,小人紧赶慢赶,今日才到苏州府。”
潘邓叹了口气,“扬州危矣……”
过了好一会儿,他又缓缓说道:“派人传信关将军,让他北上支援扬州。”
林朔听了这话有些吃惊,进而又有些忧虑,“主公,广德军将士如今亟待去江州……怎可因扬州府一地坏了我江东大事?”
潘邓心中也知此时派兵去扬州府不和他们之前定下的大计,他抿了抿嘴唇,然后说道:“宋军没一战之力,我等就在江南,难不成眼见着同族被金人屠戮,我虽有角逐中原之心,可此心初起,也是为得庇佑一方百姓,如今不可本末倒置。”
林朔还想说些什么,潘邓又说道:“……刚才我细细想来,江南尚有一战之力,同族挥刀只点到为止,异族屠戮却不死不休,金人欺我中原太甚,人人得而诛之,便是为了同族之情,我等也不可视而不见。”
一支把屠城挂在嘴边的军队,必不是正义之师,也由此可见金人傲慢,全然不把异国百姓放在眼里,真要任由他们攻入扬州府,扬州百姓危矣。
出兵一事还需商议,苏州府幕僚齐聚堂中,明府尹与袁参军对视一眼,眼中皆明白对方之意。
他们愿意跟随主公,便是因为潘大人乃仁德之人,如今大人这番改弦更张,也可说是情理之中了。
既明白自己跟随的是一个心系百姓的仁爱之人,便也不能埋怨他不顾大局,私自改兵扬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