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赵佶也笑道:“许是如此!
这个高卿家!”
他也回想起从前时光,心里颇为轻松,“……他也不见如今是什么时候了,我每天忙得很,哪里有功夫找他踢球?既然如此,便将高俅留在此处吧!
潘卿家替我留意着些,你只给他找个军中闲职,待个一年半载,我再叫他回归。”
也望高卿家能体谅他的苦心了。
潘邓说道:“若陛下北归,高太尉便成了白身,做高官也不合适,恰好我军中有个叫林冲的将军,为人正直,素有才干,不若叫高俅在他手下做事,我再吩咐照看一二,陛下意下如何?”
赵佶自是没得说,“便依潘卿家之意!”
一切都安排妥当,太上皇便起驾回京了。
此前朝中大臣为了将太上皇骗回,将什么好话都对李纲说了,叫他一字一句地转述给太上皇听。
可当赵佶回到京城,事情就不像李纲承诺的那么简单了。
第248章政治清洗
赵佶心中也隐隐有预感,他此次回去并不会像李纲说得那样受欢迎,太子一向孝顺没错,可朝中大臣都不是省油的灯,八成是这些臣子哄他的。
等他真到了汴京城,是福是祸说不定,指不定就将他这太上皇放到哪个旮旯宫殿里自此郁郁而终了。
是以赵佶行进速度缓慢,原本走运河一两天就能到润州城,他非要在路上游山玩水过个十日,在美江南度过最后一段逍遥日子。
在赵佶还在苏州府磨磨蹭蹭不肯上船的那几天里,朝廷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清扫,首先把之前没来得及处置的童贯贬官,于菜市口处斩,一边的粉墙上还用大字列出了他的罪行;蔡京所有子孙都贬官流放,永不赦免;保守派重新登台,皇帝还给去世已久的司马光恢复名誉。
其次又把所有通过道官制度进入官场的人,及其附庸一律清洗;被定为奸臣的人,如王黼、朱勔等,其亲戚、姻亲全部都被免职。
乍看之下仿佛元佑党人重回朝廷,实则不然,以陈文昭为代表的前朝得势,重新执政的元佑党人也被罢黜,陈文昭被贬为河北雄州府太守,宴眘被贬到西北渭州府;又过几日,白时中、余深被贬到东南;宇文虚中被贬到蜀地。
所谓政治清洗便是如此,非我党派,其心必异,新皇上位正是站队夺权的好时机,不把对手按在水里淹死,等他再喘过一口气,死的可就是自己了。
这一番动作之后,太上还未回归,刚刚登台的保守党又打起了在东南的潘邓的主意。
“说起前朝奸臣,诸位莫非忘了陈党中另一大奸之人!
此人奸猾谄媚,极尽逢迎之能事,深得帝心。
若非他早年间分兵江南,朝廷又怎会轻举妄动,贸然北伐?如今又将太上皇留在南边,分明是拥兵自重,意图分裂大宋江山!”
眼见这群人欲赶尽杀绝,吴敏连忙劝道:“如今局势初定,还望诸位莫要轻动南方。
潘宣抚使在南边守土安民,素来有功无过……”
汪伯彦接过话茬道:“……是呀,如今惊动于他,只怕在外部强敌环伺之下,又添内忧,那可如何是好……”
他这一番话,竟将原本的劝诫之意变了味。
李邦彦听闻此言,不禁皱眉斥道:“你这是何意?潘邓身为臣子,食君之禄,便当忠君之事!
君令臣死,臣不死则为不忠!
如今太上皇南巡,奸臣环绕,截留赋税,若再拥兵自重,朝堂岂不就此分裂为南北?”
说着他指向吴敏,“你这般说话,分明是只想着忠于太上皇,却将官家置于何地!”
吴敏只好避其风头,默默不言。
陈公辅连连摆手,“吴少卿岂有此意?只是为了社稷安稳,故才劝说皇帝,不要轻动……”
汪伯彦却说道:“倘若太上在南方扎根,俨然是又一小朝廷,文武百官都有,赋税军队都具备,便是在苏州又建京城又有何不可?只是到时候,诸位叫汴京城如何?便不为皇帝家业着想,也不为百姓想一想?汴京百姓如何自居!
如果金军一打过来,士气何在?他们如何抵抗金军!
我大宋疆土便是长江往北都不要了吗!”
他这一番话说得诸位都不做声,过后汪伯彦掷地有声,“潘邓必除!”
众人都看向李邦彦,见他闭口不言,也就知道了李太师如今的成算。
想当初李太师便是因为潘邓在南边查案,导致他在京城被揭露罪行,遭到太上皇贬谪回乡的。
如今李太师对潘邓怀恨在心,也是不出众人所料。
朝堂诸位左右看看,此时是应该仗义执言,说潘邓这几年在江南并无过错,之后讨当朝太师厌烦呢?还是逢迎太师,落井下石,共同弹劾两浙江东宣府使潘大人,以站队表明自身立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