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231章创业大赛
林袁二人跟在主公身后,看他挑挑选选,在几个小工坊里连买了几百股,而后大手一挥,一分为三,赠予他两人每人几个契约书。
林朔颇觉得新奇,没想到此事还有他两个的份,把那几个契约书拿在手里来回翻转着看了许久,还把自己的和袁兄的比对一番。
“真没想到罗氏造船厂还有这‘股票’,这不是扶持‘小微工坊’的吗?他那样大的场子,竟也搞这个。”
“铜器铺,主公为何会买这个?既是铜器,如何比得上金银器,它价格还比那两个高呢……”
“还有这个卖白果的,主公一齐买了好多,我看把柜面上的全买了,这个能回本吗?”
“主公许看他们家都没人买,可怜得紧,是做善事呢……”
没等他两个嘀咕出个所以然来,小小交引铺敲锣打鼓,锵锵锵!
热烈祝贺今日第一大单,交易额超过千贯!
铺里面小厮还在门头挂了好几个红绸布扎的大红花,张灯结彩地庆祝今日一早就达成千贯交易额。
一旁的商人有张望的,有羡慕的,还有询问刚才那大主顾姓甚名谁,买了什么工坊的,眼看着还有人上来攀谈,潘邓也不欲多留,脑袋顶着那红绸子流苏走出了小铺子。
林袁二人见了急忙跟上,紧紧跟在主公身后,也拿着袖子遮着脸走出去了。
二人一连在润州府走访好几天,心中颇有了些成算,回去苏州府途中也着实有了许多方法,与潘大人讨论,潘邓笑呵呵说道:“我听着都好,只是理论要放在实践中用,等到了苏州府,你二人便在湖州和秀州各选一处,这两地百废待兴,府尹都曾写信给我,要朝廷支援,我眼见朝廷分发不了赈灾款,便只能先出人再出力了。”
林朔听了此话问道:“他两地要赈灾款做什么?有什么灾荒不成?”
潘邓摇摇头,斜倚着船舷看着运河水面,“这城中建设起来困难,要毁了它却只要一息之间。
当时方腊反贼劫掠一方,他一支白莲军就能吃空一府几十年的根基。
像杭州府这样的大府,富商如云,水路四通八达,往来货物频繁,要恢复起来容易;可像湖秀二州这样没有什么产业的州府,至今也没能恢复到战乱之前。”
两人听了也都忧心忡忡,袁常棣说道:“既然如此,我二人必不负主公嘱托,竭尽所能造福一方,不知我两个何时启程?”
潘邓给他两个一人倒了一杯清茶,“不急,等到了苏州府,我还有一件事要你两个去办。”
林朔问道:“要办什么事?”
潘邓说道:“前些日子陛下来信要我多征税收,宣扬道法,我心中一直没有成算,昨日恰好杨府尹回归润州府,我与他畅谈一番,心里有了些想法。”
二人都凑上前来听主公说话。
潘邓说道:“本官打算在苏州府办一个大赛,名为‘江东新青年创业大赛’,同时开办月刊,宣扬道教,刊登财经时事,引领潮流热点,最终给我们江南产业做宣传用。”
两人听了先是怔愣,而后两眼放光,先不去想那什么大赛,而是齐齐凑上来,问道:“咱们江南真要办刊?陛下亲准的?旁人不会说什么吧!”
“新的刊物叫什么名字?可是如同那《京东蹴鞠广昭示》和《汴京人物志》一样的?”
袁常棣说道:“咱们新刊物的记者找好了吗?若是没有人选,我家大哥可做!”
别看他家祖父不许子孙辈入仕,可这文章广传的事,哪个读书人能经得住诱惑!
林朔也问道:“若要办刊,可是如同汴京一样要建一个编辑部?可是建在苏州府?”
潘邓说道:“编辑部自然要新建,之后再招人手,此事我会叫东京那边的编辑部沈主编来此,选人教导一番,把此刊办上正轨,之后再叫他回归。
你兄长若是能来编辑部,此时再好不过,只不过别看只是月刊,做记者可并不轻松。”
至于刊物的名称,潘邓着实想了一会儿,“就叫《江南风尚》吧。”
两人细细品味,“好名字,既有道家风雅,又暗含了咱们这刊物的目的。”
主公所说的那什么“潮流热点”
,不就是世风所趋,世之新尚之意?此《江南风尚》实至名归,便是在全江南引领时之风尚!
林朔和袁常棣两个人凑到一块儿,把共同认识的士大夫子弟都想了个遍,品评谁有记者之姿,纷纷写在纸上,而后又想到那《汴京人物志》里面的图画可是皇家书画院里的画师主笔的,自家江南办的刊物岂能落其下风?纷纷又绞尽脑汁想起来,谁家子弟的画功最佳。
待到二人把刊物编辑部的选址,书房的选址,如何雕版、印刷,首刊要印多少,一本要卖多少文都想好了,抬头一看,潘宣抚使正笑吟吟看着他俩呢。
两人又扭头一看,武都头和阮将军也在一边凑在一齐瞅他俩呢。
林朔干笑了两声,又凑到主公身边去,问道:“不知主公刚才所说‘新青年创业大赛’是个什么比赛?可有章程?”
潘邓和他解释着说道:“闻名知意,就是在江南之内扶持小工坊运作,一些人许有创业的念头,然而怕没有本钱,我们此次比赛就叫他们阐明自己所创之业,然后叫他们自行争取投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