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潘邓说道:“这有什么愁的,你来时没到润州城看,现在家家户户都用水泥,这东西盖房子快,只烧些青砖,用水泥垒起来,或者浇注竹筋混凝土,就能把工期缩短了,还省木材。”
小郓哥头一次听“水泥”
,还不知是何物,满脸疑惑。
潘邓便说道:“等你往回走的时候,到润州城见了李大官人,叫他与你讲上一讲,再带你去厂里看看,就知道了。”
小郓哥说道:“说起来我与李大官人也几个月没见了。”
潘邓问他,“你到润州城时他没接应?”
小郓哥回想道:“我到润州府只停留半天,只张都监和卢首领在府中,我找人问过李大官人与杜兴大哥,他两人都不在,听别人说他们去常州府了,说要谈什么生意,还要建工厂……说的好像就是这个水泥!”
潘邓点头,“如今江南百废待兴,建水泥厂既能修缮房屋,又能提供就业机会,是个能快速恢复生产的好手段,只是辛苦李大官人了。”
小郓哥嘿嘿笑道,“真要这么好,叫李大官人在咱们东平府也弄一个,到时候我那儿要是建新房,也叫他给我打个折扣。”
潘邓于是问道:“你那儿如今怎么样了?”
此时伙房兵拿了吃食通报,得了允许后进来,将手中托盘放到桌上,乃是摞成小山似的肉馒头,外加一大碗菠薐菜鸡蛋汤,小郓哥一边啃着肉馒头,一边呼噜呼噜喝汤,末了感叹一句,“菠薐蛋汤,人间绝味!”
潘邓用慈祥的眼神看着这个只有菠菜蛋花汤就非常满足的小伙子,眼见他吃了三个包子才放缓吃速,与自己说起在原来祝家庄地盘上新建的药厂事宜。
“……现在咱们大蒜素已经能稳定量产了,安神医还给想了个好法子,把大蒜素搓成丸子,外边包了层药衣,比原来那方便多了!”
他一边说着从自己怀中掏出一个锦囊来,打开又有一小陶瓷盒,再打开只见里面一丸硕大的药丸。
潘邓拿在手中看了看,有一颗鸡肉丸子那么大,“这么大,能咽吗?”
小郓哥说道:“临吃之前给捏碎了再吃。”
潘邓点点头,好歹是方便运输,又方便定量了。
小郓哥接着说道:“那青霉素着实不太好弄,我原叫安神医主持此事,可他在咱们府中安济院挂职,有公家事要忙不说,现在安神医在咱们东平府里也相当有名声,谁家有个疑难杂症,头风腹痛,背上生疮,寻常大夫治不了的都找他去治,偏偏他还一治一个准,每日里忙得很,我就又在府中寻了一个医者。”
小郓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是抄写的那家人在官府的户籍,是个外来户。
“咱们府中医者不少,但我也不敢轻易找,一来怕医术不精,弄不了咱们这精细的活;二来也怕不是个老实牢靠的人,嘴上没个把门儿的,把咱们这神药说出去了。”
潘邓看着那张纸,只见户主姓何,一家五口,有老母何氏,妻崔氏,一儿一女。
小郓哥说到:“他父子俩在咱们东平府一家医馆里面坐诊,抓药,女儿在纺织坊上工,虽是外来的,但也知根知底,在府中也是人人称赞的医者仁心,我就做主叫他和他儿子接了安神医的班,近几日刚研究出第一批,我这就带来了。”
潘邓颇为意外:“已经研制出来了?”
只见小郓哥又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来,打开里面又是一个瓷盒,他神秘兮兮的把这小盒子往潘哥面前挪了挪。
潘邓也小心地把那盒盖掀开,只见里面有三个针筒,针筒是玻璃做的,推杆同样也是玻璃材质,只上头一块黑黑的杜仲胶,针管前头被堵死,在三个针筒旁边又有三个包着的针头。
潘邓看着这个巴掌大的小盒子,内心感慨万分,以前看小说看多了众穿越前辈手搓导弹,如今轮到他,才知道许多看似简单的发明,依靠的是社会的整体工业水平。
就拿这青霉素来说,玻璃、能制造针头精度的冶铁、杜仲胶、外加在古代无论怎样都难以达到的无菌环境,少了一样都难以做成。
“试验过了吗?”
小郓哥被肉馒头噎了一下,说道:“没试验呢,我不敢。”
潘邓就把这三支青霉素收了起来,“叫他再生产一批出来。”
小郓哥领命,当晚汤饱饭足后在军营中住下,呼呼睡了一晚,第二天早起回了润州城。
*
潘邓则没那么早睡去,而是拿着药盒来到了伤兵营。
已经过去三天,轻伤基本上都能行动自如,重伤未愈的卧床休息,还有一直高烧昏迷的,被医者运送到特定的营房,每天有人照顾看守。
潘邓问了新兵营的指挥使,“那个从对面来的醒了吗?”
指挥使回道:“没呢,给了一颗神药吊着,也没醒,一直发热,昨天夜里惊厥,医者给喂了羊角汤,估计就这两天了。”
潘邓穿了消过毒的白大褂,进了重症营房,看了看那名细作,说道:“你们先出去吧。”
指挥使听命在外面看守,没过一会儿听到节度使叫他,他又进门一看,只见潘大人坐到那人床边,正在握着那细作的臂弯。
潘邓说到:“你过来给他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