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赵佶颇为闲适,期待的看向潘邓,“这回你能有什么鬼点子?”
潘邓垂眸想了一会儿,说道:“同样是刊物,内容无趣,大众也不会买。
我们如果办一个《道理道义》怕只有道士会买,普通百姓不信道的自不会看。”
“……所以不如办一个能让文人士大夫接受的报纸,在上面少量多次的传播道义,顺便再写点天庭之上的故事,连载道教真经。
只是刊物的主题换成百姓喜闻乐见的。
人们会更加的容易接受,传播的效果也会更好,黎民百姓也能接受到皇帝恩泽。”
“至于刊物的主题,定为和文人相关的主题,百姓爱买,士大夫也不会反对”
赵佶想想,“果然是好方法。”
他也怕发道教刊物天下文人不同意呢。
“那依你所见,咱们这刊物表面上刊个什么好?”
潘邓说到:“就刊天下文人吧。”
皇帝又把他之前印的海报拿了出来,彩图的,潘邓闻弦歌而知雅意,主动说要把丝网印技术教给宫中工匠,并且会在新的刊物上应用。
“好。”
赵佶哈哈笑道,颇为开怀,亲自动笔,发了御笔手诏,封潘邓为七品朝奉郎,主修书事。
潘邓连忙拜谢圣恩,小脸上写满了激动之情。
赵佶也很满意,勉励几句诸如好好办事,你还年轻,以后前途无量的话,便将潘邓放出宫去,还给了一件赏赐。
潘邓吃了好大饼,跟着小黄门出宫直奔图书馆,只见已有人在馆内卸下奇石,言明此石是太湖石,陛下御赐。
等到众人走后,陈文昭看着院内一丈高的大石头,啧啧感叹,“小小年纪颇会钻营。”
潘邓谦虚道:“全赖老师悉心教导。”
师徒对视,嘿嘿一笑。
潘邓将今日宫中之事说了,又说到:“陛下给的差事不好做,我怕真做了,酿成大祸,一千年后都有人骂我。”
陈文昭闻言也有点担心,但他向来洒脱,回道:“你不是也想了如何补救?能做多少是多少便罢。
没法子的事多想也无益,且看日后是否会有转机。”
潘邓就要往师叔家里去,陈文昭眉头一拧,“你怎么总去找你师叔?他每日也忙得很。”
潘邓却借老师的脸面不算借,直接白拿,说道:“师叔看老师面也招待我呢,我找他是有正事。”
陈文昭把他揪住,“你且说是什么正事再走。”
潘邓说道:“此事荒谬,要师叔为我解惑。”
陈文昭气笑了,“你师叔是你的什么师爷不成?竟叫你这小子使唤起来了,什么事都找你师叔解惑,你的脑子是干什么的?自己想!”
潘邓被老师训斥,蔫头耷脑地回家,走到南门大街脚一拐弯身形一闪跑到街上买了好菜肴去徐宅。
智者集思广益,怎么能事事都自己想呢!
第68章林灵素讲道
潘邓去的丰乐楼,买了那里冬日绝味山煮羊,用小砂锅装着,又买了八糙鸭鹅,润兔,八珍羹,水晶肴肉,叫伙计装在食盒里。
恰好此日樊掌柜在店中,定睛一看此人不是东平府潘押司吗?听说他已和大尹陈文昭来到东京城,今日居然见到了。
那樊掌柜下楼与贵客招呼,又让店小二赠了两盘菜,拿酒楼里特制的保温大食盒,找了得用的伙计,一手拎着一个和潘邓一起走回家去。
今日明月外出办事,家里只范老在,老管事招呼着潘邓进门,让小厮紧忙把菜肴拿到厨下去,叫厨子把砂锅再热一遍,这边又将食盒餐盘归还。
潘邓自己去了徐师叔书房,徐观正起身往外走,见他来了引他去家中耳房,两人坐在火炕上用饭。
“今日怎买了这么多菜肴来?”
“我听老师说师叔近日繁忙,恐精神乏累,特买些小菜来孝敬师叔。”
潘邓说着拿了温好的酒各倒了一杯。
徐观便也就和师侄碰碰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