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对于这样的土地,应该“切下填上,起高填低,肥土造地”
。
用听得懂的话就是把地表土去除掉,向下挖出一个个九十厘米深大坑,倒入发酵好的农家肥,再在表面覆盖一层生土……这就是所谓的丰产方。
每一个方格长宽各一米,中间挖出深沟,做成类似平顶金字塔的形状。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可以保持土壤松散,通风透光,更容易让红薯扎根膨胀。
另外栽种红薯也有要求:不能再想往年那样育苗种植,而是直接把整个红薯种在丰产方里。
这样既可以节省育苗时间,而且可以提高红薯藤蔓生长速度。
等红薯扎根长芽后,再将周围的土层扒掉,稍微留一半在地里。
这样扎下的根就能结出很多红薯,亩产超过一万。
这么神奇吗?
听到白明川描述的美好前景,王满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他现在相信一件事情:只要后世没有流行下去的种田经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陷。
按照这种方法,一亩地最少要埋几百斤红薯。
而罐子村二队去年上好的水浇地,红薯亩产量也不过两千多斤。
算起来,最少要用四分之一做种。
如果遇到干旱天气,相当于白扔了几百斤红薯。
这笔账非常简单,不但他会算,其他社员同样心里跟明镜一样。
不过没有人在会上吭声,一个个陷入沉默状态。
不过还是那句话,对于各种新鲜经验,现在罐子村人心里都有想法了。
等开会结束,王连顺跟着王满银一起朝外边走去。
到没人的地方,他小声叽咕道:“我算看走眼了,这个白明川和赵建海没啥区别,才几天时间就露出尾巴了。”
说着话,他不断摇头。
对白明川在罐子村的所作所为,王连顺这些天同样看在眼里。
结果冷不丁的,又来这么一出,活脱脱的赵建海翻版。
如果真像白明川所说的那样,在二队大力推行丰产方,全体社员都要进地忙乎,今年春天第二座土石坝很难完工了。
关键,他总感觉这件事情不靠谱。
“现在新生事物太多,我种一辈子的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种了。
满银,你说咱们咋办?”
王连顺又问。
从内心里,他实在不愿意再瞎折腾。
“连顺叔,要不咱们现在回去找白干事聊聊?我感觉他和赵建海还是不一样的,至少懂得种地。”
王满银想了想,开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