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个条件,如果你的父母为你请过一对一家的教,起跑线请往前移动5米。”
“第三个条件,如果你的父母能够让你持续学习功课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的,请往前移动5米。”
“第四个条件,如果你的父母曾经让你拥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请往前移动5米。”
“第五个条件,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规划非常清晰,觉得毕业以后找工作毫无压力,请往前移动5米。”
“第六个条件,如果从小到大你都是父母心中的骄傲,他们一直在亲朋面前夸奖你的,请往前移动5米。”
“第七个条件,如果你的生日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度过,起跑线请往后移动5米。”
“第八个条件,如果你经常需要花时间处理学业之外的家庭问题的起跑线请往后移动5米。”
“第九个条件,如果你的父母经常缺席家长会,起跑线请往后移动5米。”
“第十个条件,如果你到现在仍然对自己要从事什么职业毫无概念,起跑线请往后移动5米。”
“好了,就这十个问题,请你看看自己现在的情况,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结果,你们还是同样的起跑线么?面对的现在的跑步距离,你还有多少把握拿第一名?这是一个社会学实验,其实如果我把大家都拉到跑道上,那样的结果更加直接和壮观。”
跟随着李木森的条件,每个学生都在计算自己的的起跑位置和跑步距离。
十个条件讲完,有的学生起跑线前移动了三十米,而有的学生跑步距离增加了十几米。
看着台下学生或者交头接耳,或者面无表情,或者得意洋洋、或者愁眉紧锁。
李木森给了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消化、分析、交流。
坐在第一排的杨红军也思考着李木森的问题:看似是一个跑步问题,但李木给出的起跑线条件,跟学生本身是否努力、是否勤奋无关,是由他们的父母决定的。
第一问是父母的学历和教育背景,第二问是校外教育,第三问是特长,第四问是视野,第五问是考验家庭背景能力,第六问是考验家长对孩子的爱,而后面的七到十问,则是家庭的负面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雨婷和一众老师们也陷入思考,我们的成功到底是靠自己还是需要靠家庭。
肖文和黄春兵知道李木森今天要做一个演讲,以为又是和第一天一样给大家画大饼,谁知道竟然是血淋淋的刨开每个人的内心。
“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每个人的出生的家庭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起跑线也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与其血淋淋的揭开大家的伤口,我觉得让你们自己发现差距、记住差距、弥补差距更重要。”
“另外,对于百米赛跑,起跑线非常重要。
但是我觉得人生不是一场百米跑,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起跑落后不要紧,只要我们要加坚持跟上,总是会到达终点。
当然,马拉松的距离很长,中间有很多能量补给站,或者装备升级点。
你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每一个补给站和升级点,不断提升自我。”
“而,我们这个辅导班,就是你们补给站和升级点。
你的同学获得更好的起跑位置,我们可以给你插上飞翔的翅膀。”
“谢谢大家。”
李木森鞠躬走下主席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