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即位
《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
[24],《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
[25],《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4],《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26]。
从有关文献看,夏禹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
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27]。
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
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
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28][29][7]。
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30]。
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28]),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31][32]。
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33]。
政治
划定九州
《尚书·禹贡》中写道: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禹历经磨难,平定洪水,遍走华夏,初分九州。
大禹就这样用自己的足迹,历时十三载,丈量神州大地,分定华夏九州。
[52]
涂山之会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
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