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箭尾不知用什么羽毛做的,修剪得很整齐。
箭头微沉,通体泛着乌黑的金属光泽,看着应该是钢制的,虽然年代久远,却没有半点儿锈迹,一看便知经常被养护。
唐宛注意到,这个箭头是一个扁平的三角形,并没有影视剧里常见的那种倒钩,想来陆铮受伤时也是这种箭头,所以当初敢自己拔箭头。
唐宛曾看过一个科普视频,说箭头后如有倒刺,贸然拔出会连带大片血肉撕裂,轻伤也会变重伤,当时得知陆铮受伤,还被自己过于逼真的想象吓出了一身冷汗。
“阿姊,要不你把这个带上,以防万一。”
唐睦用力挂上弓弦,对唐宛说。
这是父亲当年从军时所使用的弓箭。
父亲战死后,这弓便一直悬在屋中墙上,姐弟俩以前也练过几次,只是当时年岁小,筋骨未成,根本拉不开。
对于唐宛来说,那段并不真切的记忆早就湮没了,直到被唐睦提醒才隐约想起似乎是有这么回事。
“阿爷说,这弓要是拉满了,箭尾能抵到耳后。”
唐睦试着拉弓,用尽全力也只拉开一半。
唐宛力气比他稍大些,也只是勉强拉开到身侧。
姐弟俩站在院中,对准枣树试着射箭,射出去的箭轻飘飘的,准头也堪忧。
照这样看,就算把弓箭带上,也不过起个心理安慰的作用,说不定还得弄丢了。
“不带了,我路上警醒些就是了。”
唐宛说是这么说,手里的弓箭却没公开。
不管怎么样,有一样武器傍身总不是坏事。
于是她又练了几次。
拉弓、搭箭、松手……
努力回忆着以前参加活动时被教练教过的技巧,渐渐地有了些许进步。
练着练着,唐宛便想起那次活动的细节。
因为穿越者的身份,唐宛一开始拍摄的视频都跟古代平民生活起居有关,随着热度的增加,选题逐渐延伸,难免涉及各种古代文化,那次就是参与了一个古代兵器复刻的主播联名活动,她负责的部分是手工复刻弩箭的项目。
当时唐宛做的是一款微型弩机,结构相对简单,扣动机括就能发箭,说是古代版本的手枪也不为过。
虽说杀伤力有限,但胜在轻巧便携,用来防身倒是非常便利。
唐宛眸光微动,心想若是日后手头宽裕,倒是可以寻访匠人试着造出几把,留着自己与唐睦防身用。
她鼻翼微动,忽然嗅到灶上飘来的焦香味,扭头唤唐睦:“饼子好了,先吃饭吧,吃完我们接着练。”
至于那弩机,眼下八字还没一撇呢,还是先把手头的弓箭练好再说。
次日一早,唐宛起来后照例先打了一套八段锦舒展筋骨,随即将桶中剩下的几条鱼处理干净,做了一锅鱼豆腐汤,嘱咐唐睦趁热送去陆家。
早饭后,姐弟俩便分头行动。
唐睦带着祖父那套书写工具去集市摆摊。
唐宛昨晚炒好了大麦,这会儿煮出了一锅浓香的大麦茶,滤出杂质后装进陶罐中,又烙了二十来个带肉馅的玉米饼子,坐上唐睦去集市叫来的骡车,前往军田那边,去看鲁家人耕作的情况。
吴家新垦的十二亩地已经种得差不多了,鲁家人一早赶来田头,先去看了那片新地,稍稍做了些善后处理,随即便转头投入原有三十亩地的复垦中。
一家老小齐上阵,还借来了两头耕牛,唐宛到的时候,他们人人低头出力,正干得热火朝天。
唐宛在地头站了会儿,看他们有条不紊地忙碌,放心了不少,便抱着陶罐、拎着食篮走过去,高声喊道:
“鲁爷爷,伯伯们,婶子们!
我带了点茶水,过来喝!”
鲁家人听到喊声,这才抬头望过来,见是唐宛,脸上都露出讶色。
离得最近的鲁大娘快步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陶罐,连声道:“娘子怎么亲自来了?这么远过来还带东西,太客气了!
我们做惯了活儿,茶水都备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