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唐宛便道他们姐弟是城中军户,此行是来寻访佃户的。
这么一说村妇们就明白了,眼神里都多了几分热切。
“我们姐弟年纪小,也不懂农事,怕被人蒙骗了去。
几位婶婶若是方便,可否给我们指点指点,这里头可有什么门道?”
饮马河村的村民多半都是在营堡外头开荒的,离得远不说,平日里提心吊胆,还要防备北狄人来犯。
如果能在营堡内部佃田,主家出钱出粮,安全也有保障,谁不想为自家争到这个活计?于是七嘴八舌地说道起来。
唐宛仔细听了,暗自都记下,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却忽然话音一转:“我听说别的村子有佃户,一家揽着两户的田,忙不过来了,就种着一户的荒着一户的,可是真有这种事?”
她语气随意,眼神却暗自留意众农妇的反应,果然看到有几人脸色变了变,却也有人不以为然,笑着摆手:“这哪能呢?我只听说一家田几家帮着种,还没听过一家人揽着两家田这个理儿,且不说忙不忙得过来,主家也不同意的不是?谁家的良田能这么耽搁?”
唐宛扯了扯嘴角,眼底却没有笑意,她借口讨杯水喝,跟那脸色有异的农妇进屋去,一番旁敲侧击之下,总算套出实话来。
原来那吴家兄弟并非佃了两户的田,而是打着唐家的名头,开垦了新地。
唐家原本的三十亩地,吴家人不过敷衍糊弄着,只保着每年能按时缴上官粮,却把一家老小主要精力放在新开的地里。
只因北境军户有个鼓励开荒的规定。
军户名下原有的分地,每亩每年需要交两石粮,但新垦的荒地,头三年可免缴征粮,之后也只需缴纳一半。
朝廷此举原本意是为了鼓励屯垦,却叫吴家兄弟钻了空子。
吴家兄弟为唐家佃田这么多年,早就看出唐家老小不通农务,又心地慈善,只要按时缴纳了军粮,余下的收成多些少些,只要借口编得真切,多半都能蒙混过去。
于是他们便打了私自开荒,暗中昧下新田收成的主意。
这几年,他们挂着唐家军户的名头,在堡寨内部开了十多亩新地,却从没跟唐家提过一个字。
多出来的粮,全都进了自家粮仓,分毫没给主家。
老唐头还在世的时候,兄弟俩多少还有所收敛,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都先紧着原本的三十亩地来耕种。
得知老人家去岁病逝,留下两个什么也不懂的半大孩子,他们索性连装都懒得装了。
今年那三十亩地具体怎么处置,且得等他们把新地都伺候好了再说。
所以,他们也只是前段时间去唐家跑得勤,见姐弟俩连春耕的种子都拿不出来,就更加宽心。
这理由都是现成的,主家种子都拿不出,能有什么好收成?
不过他们也怕唐家真交不出粮,名下土地被军中收回,于是打算这些田就随便种些粮食,等到秋收的时候把官粮缴上去。
到那时,他们就占尽了理儿,主家不给粮种,佃户却贴补着耕种,谁人能说他家不懂得报恩?不夸他们一句忠心耿耿?
假以时日,主家的三十亩田,说不得就这么被他们吞得干干净净。
那农妇不知唐宛的身份,只把这事儿当个闲话说给她听,并且拍着胸脯保证,自家绝对不会做出这等子缺德事。
唐宛抿了抿唇,眼神冰冷。
看来她不让唐睦跟吴家人直接冲突是对的。
这等子心计手段的人家,姐弟俩倘若直接闹起来,还不知会吃什么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