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绿柳垂堤,层叠黑瓦掩映碧树丛间,远山炊烟袅袅。
城郭外马车辚辚而过,军卒挨个检视,往来路人肩负行囊,乘着和煦春风闷首赶路。
李小六奋笔疾书了一下午,虽期限为一旬,任务绝不紧迫,然她好容易寻了一桩差事以补偿白吃白喝的愧疚心理,因此不敢懈怠,工作起来格外用功。
期间除却偶尔驻足的行人,一守门老吏亦表现出兴趣,不时将昏沉浊目朝这边瞟来。
待轮班换岗后,老吏直奔此处,拣了块道旁大石坐下,安静观阅她作书。
他一言不发,间或展眉颔首,却是位极好的旁观者。
视李小六中途搁笔休息,老吏方缓步踱来,开口与她攀谈。
“小娘子可是多年习书?”
李小六不无自豪:“我从五岁便开始练字了。”
老吏微笑:“无怪乎小娘子年纪虽轻,笔锋却已精到,想应师从名家,兼以自身刻苦,方至此境地。”
嘿嘿,李小六摸摸脑瓜。
经片刻交流,她得知老吏乃世代居于洛阳,王世充时因城门封锁将欲饥亡,所幸——
“秦王兴仁义之师诛讨无道,不费吹灰之力解救我等于水火之中,王世充势如枯木,不到半年便拱手而降。”
见李小六好奇他口中“秦王英姿”
,老吏愈发眉飞色舞,语调也平添了欢快:“小娘子不知,秦王何等勇武过人!
只是年轻气盛,曾以轻骑兵引逗王世充三万精兵,寡不敌众,一时陷入重围。”
“嚯,那如何是好?”
李小六当起捧哏。
老吏描述画面惟妙惟肖:“郑军争相追逐,秦王一人张弓迎敌,左右无不应弦而倒,独自活捉了王世充大将,安然回营。
试问小娘子,万军围困而能全身而退者,此非天命之子乎?”
李小六听得专注,心道还好出自老吏之口,若由李二郎本人讲述,恐早已臭屁熏天。
老吏又告诉她,唐军离开后,长孙无忌暂留洛阳行台,见他一人孤苦无凭,又无田产傍身,道你一把年纪也莫在码头搬物做苦活,既然还存有几分力气,不若供职城门吏阅视来往车辆,碎银几两亦足够糊口。
“县公恤民宽仁,老朽感念于心,不知何以为报。”
闻言,李小六点头:“长孙郎君确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唯独脾气有时略微莫名其妙而已。
嘴一瘪,李小六忍住后半句心里话,又问老吏可曾听闻裴仁基裴行俨。
老吏双目一睁,连连称:“认得,小娘子打听的正是裴大夫与裴将军,满洛京无人不知。”
“若论裴大夫父子,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常于市井中与百姓平辈相交,蔼然可亲,毫无半分官家威严,我等俱由衷爱戴。”
老者叹了一息,语调沾上叹惋,“问斩那日,我等皆为之送行,垂泪流涕者绵延三里。
天不佑善人,我等黎庶小民为之奈何。”
李小六目眸复蒙水雾。
语罢,老吏话锋陡转,又道:“不知娘子有无耳闻,王世充虽诛裴大夫三族,男丁无一幸免,然民间有传,裴大夫遇害时,其侧室怀有一遗腹子,趁夜逃脱隐匿城中,至今未得音讯。”
“真的么?”
李小六惊讶。
老吏攥须,目中流露犹豫。
“老朽亦是守门时偶然听闻,不知消息真假。
即便确有其事,那侧室却是杳无音信,不知所踪。”
话语未竟,老吏目光似捕捉一人,忽站起身来,揖首作礼。
李小六诧异回首,但见长孙无忌翻身下马,缓步踱来,手间还提一雕花食盒。
她亦拍拍屁股起身,笑容绽开,快步迎上前去:“辅机老师怎么亲自来送好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