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正好赶上7月禅修营,便尝试着报名了。
禅修营是我初识佛教,在此期间我和大家一样发愿回向,觉得心里清净;也遇到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的师兄,听他们的分享,颇受启发。
布施组80、90后师兄们说:探过百态,干过错事,这是过往以后还是会继续,做要好自己再帮助别人。
六天五夜,每一次发愿祈求众生,每一次禅坐中修炼自我,一刹那的放下,温和且安静单一没有任何杂念,放下心中的浮躁,去承当,奉献,欢喜,包容,心海澄清。
——成都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刘师兄,!
僧训圆满。
实现了期待已久的愿望,住在寺院里的一周。
被每个人用真心爱着的一周,清清静静内心安稳,随喜自在。
待我回家,记录下整个缘分的过程。
存善念,行正道,乐人生。
——桂林创业者、心理咨询师,卢师兄如果非要给这次禅修营加一个目的,那就是回去做一个更有爱心、更有洞察力、更有智慧、选择快乐的人。
人间有疾苦、人世有冷暖,但仍然要坚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成都自由摄影师,张师兄回想过去的一周,早晚课、师父开示、坐禅、传灯、行脚内心宁静而充实,今天还跟朋友说以后心烦意乱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好去处。
短短的六天对于我,是和佛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许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禅修体验。
揭开寺庙神秘的面纱,出家人原来是如此多才多艺,幽默风趣。
文殊院于我也不再只是一个景点,有缘在此停歇,无限感恩。
——成都两个孩子的妈妈、职场女性,佘师兄记得小组破冰时,春兰师兄说,来这里是感受“虔诚”
。
听到这个词,我觉得它熟悉又离得远,它是我繁忙生活中,需要而缺失的态度。
这个词也可贯穿禅修体验:虔诚诵经礼拜,虔诚歌颂发愿,虔诚学习,虔诚交流,虔诚用斋,虔诚早睡早起……禅修结束前两天,法师对我们说,禅修营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们这几天在红墙内内心平静,希望你们离开这堵红墙后,仍然能保持这份平静、有爱的心,把在这里点燃的心传递出去,温暖他人。
如果你要问我这6天5夜禅修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说是启发了“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的智慧,还有从善向善的慈悲之心。
玄奘法师我们看了纪录片《玄奘大师》,玄奘法师从西安出发,又途经甘肃、新疆。
很巧,今年上半年我一个人去了西安,禅修前又独自去了新疆。
我去新疆看到在战火和历史中遗留下来的高昌国遗址,占地二分之一的寺庙遗迹展示了这里曾繁盛的佛教文化,区域划分明显、占地辽阔的古国遗址,和纪录片中昌盛的高昌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我乘坐汽车花大半个月也只丈量了北疆小部分的土地,而玄奘法师却横跨了整个新疆探索前行……观影时发现自己禅修前,和玄奘法师在空间上有了重叠,也因此无法想象法师西行取经的艰苦、孤独、困难。
禅修营专门安排营员参拜玄奘法师舍利塔。
当天是农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早上来文殊院供灯、祈福的人已十分鼎沸,我们从文殊院左侧回廊开始,三步一拜地前往藏经楼。
不知走了多少步,拜了多少次,抵达时我已满头大汗。
我们一路被前来上香的人围观,但却丝毫不受影响,只是严谨而虔诚地礼拜。
过程虽然只有10多分钟(个人预计),但觉漫长难忘。
因为前一晚提前看了纪录片,明显能感觉到大家礼拜时的虔诚和紧张。
有师兄下来说,拜的时候好紧张,完全不知道是要拜三次还是一次,好怕撞到玻璃或做错事。
整个过程,不知为何我想起《冈仁波齐》里,一路朝拜的人。
禅修的学习生活每天作息时间基本不变:晚上最好22点前早早入睡,凌晨4点30要起床,5点集合去上1个多小时的早课,而后有序前往五观堂用斋。
早课会诵经、礼拜、坐禅,上午听不同主题的讲座,下午会进行坐禅、诵经、抄经、行脚、小组活动,晚上则有晚课、晨钟暮鼓、忏拜、传灯……每天出发上早课前,我们会一同合掌发愿,晚上结束晚课也会一同回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