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有我在,我每天最少会过来三四趟,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有我给你们兜底,你们就放手去干。”
王振华的话语让研发人员们感到一丝宽慰,他们开始积极投入到仿制枪械的工作中。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兵工厂里充满了忙碌和专注的氛围。
设计师们精心绘制枪械的图纸,工艺人员则仔细研究制造工艺,确保每个零部件都能达到高质量的标准。
张技术员带领着一组人员负责仿制晋造一七式手枪。
他们仔细研究原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努力将其仿制得尽可能接近原版。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他们成功地制造出了大眼驳壳枪,并成功改进为弹夹供弹。
经过王振华的指点,虽然和太原兵工厂的大眼驳壳枪有点区别,但是一定要更加的好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边,负责冲锋枪的团队也在紧张工作着。
他们直接仿制美军装备的汤普森M1A1冲锋枪的设计。
经过不断努力,他们终于仿制出了符合要求的冲锋枪。
步枪团队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四四式骑枪的仿制中。
他们不仅画出了精确的图纸,还对步枪的折叠刺刀进行了优化。
确保不会像原来的刺刀一样用着用着就是稀松乱晃。
轻机枪团队面临着一些挑战,王振华提的要求更接近英军后期使用的布伦机轻机枪。
但他们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成功仿制出了6.5毫米口径的捷克ZB26型轻机枪。
这款轻机枪具备了持续火力和便携性的优势。
重机枪团队直接仿制沪造民-24水冷重机枪,他们注重每个细节的仿制,以确保重机枪的性能和可靠性。
经过艰苦努力,他们成功制造出了与原版相当的重机枪。
在整个仿制过程中,王振华每天都会多次来到兵工厂,亲自指导和解决问题。
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让研发人员们受益匪浅,也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地面对各种挑战。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兵工厂成功仿制出了多种枪械。
这次仿制任务的完成不仅提升了研发人员的能力,也为兵工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的努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也为中国枪械制造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试枪的这一天,副总参谋长带着李云龙、孔捷、丁伟和一众警卫来了。
王振华带着于志坚、何晨光接到众人后,对着副总参谋长说:
“首长,试制的枪械早已经放到靶场了,咱们是直接去靶场吗?”
副总参谋长点点头,笑着说:
“王振华同志你这是给了我们一个大的惊喜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