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必须万无一失。
“昨天进行了第三次地面试车,推力达到设计值的101%,但点火延迟比预期多了0.02秒。”
工程师递过测试报告,“我们排查后发现是点火器的电极氧化导致的,已经换成镀金电极,下周再测一次。”
吴浩接过报告,翻到故障分析页,铅笔在“电极氧化”
四个字下画了一道横线:“载人任务容不得0.01秒的误差,把所有与点火相关的部件都做一遍老化测试,模拟发射场的高湿度、高盐雾环境,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正常工
作。”
接下来的半个月,浩宇航天进入了“双线作战”
模式:一边是猕猴健康数据的持续跟踪,医疗团队每周发布一次监测报告,骨密度回升趋势稳定,造血功能完全恢复,为载人航天的医学保障提供了第一手数据;另一边是行者二
号的研发攻坚,逃逸系统的第四次试车圆满成功,人工重力模块完成首台样机组装,建木十号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动机静态测试也提上了日程。
这天下午,吴浩接到了国家航天局的视频会议邀请。
屏幕那头,几位院士和专家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地月轨道图,讨论载人登月的任务窗口。”
根据浩宇航天这次动物试验的数据,我们初步把载人登月的时间定在明年第四季
度,那个时候地月相对位置最佳,发射窗口持续5天。”
航天局局长看向镜头,“吴总,浩宇的行者二号和建木十号,能在明年第三季度完成所有测试吗?”
吴浩调出身后的进度表,上面的红色标记代表关键节点:“行者二号的舱体总装预计明年4月完成,5月进入真空热试验;建木十号的发动机测试将在明年6月结束,9月进行全箭合练。
按计划,明年第三季度末能具备发射条
件。”
“好!”
局长的声音透着振奋,“这次载人登月,不仅要让航天员在知海科考站驻留15天,还要完成月壤采样和科考站扩展模块的安装,浩宇要做好技术支撑。”
视频会议结束后,吴浩走到实验室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建木十号总装厂房。
夕阳下,厂房的钢结构框架如同巨人的骨骼,正一点点搭建起载人登月的“天梯”
。
身后,工程师们还在讨论着行者二号的生命保障系统
优化方案,键盘敲击声与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汇成最动人的技术乐章。
这时,生物医疗实验室传来消息:“星尘”
和“云絮”
适应了地球重力,已经能在室外的草坪上自由活动,甚至学会了追逐工作人员扔出的小球。
吴浩拿出手机,看着实验室发来的视频????两只猕猴在阳光下奔跑,毛茸茸的身影
在绿色草坪上格外显眼。
他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它们在月球科考站的观察窗前眺望地球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余总,通知各部门,下周召开载人登月任务启动会,把具体职责落实到每个人。”
吴浩转身对赶来汇报工作的余成武说道,“这场仗,我们要打得漂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