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工程师立刻在控制系统中输入指令,屏幕上的氧气消耗量数据从“0.5Lmin”
(模拟两只猕猴的消耗量)迅速提升至“2Lmin”
(模拟两名航天员的消耗量)。
氧气再生系统的指示灯从绿色变为蓝色,代表系统进...
氧气再生系统负荷测试启动后,主控大厅内一片寂静,只有设备运转的低鸣与键盘敲击声交织回响。
吴浩站在生命保障监测台前,目光如钉般锁定在中央大屏上那条缓缓攀升的氧气消耗曲线。
屏幕上,代表实际供氧量的绿色实线紧贴着理论需求红线平稳前行,二氧化碳吸附模块的效率值稳定在98.7%,热控系统的散热功率波动不超过±0.3kW??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第15分钟,氧气分压维持在21.1kPa,CO?去除速率0.87kgh,温控冗余正常。”
工程师陈立低声汇报,手指飞快地在终端上调取三级备份系统的待机状态。
吴浩微微颔首,却没有放松神情。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套生命保障系统是未来月面长期驻留的核心命脉,哪怕出现一分钟的供氧缺口,都可能让后续载人任务化为泡影。
而此刻,“星尘”
和“云絮”
的每一次呼吸,都在真实模拟着人类航天员的生命节律。
时间一分一秒推进。
第32分钟时,监控画面突然传来异常警报:生活舱右侧温控单元的出风温度骤降1.6℃,虽仍在安全区间内,但趋势曲线出现了轻微下坠。
“怎么回事?”
吴浩立即转身,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周向明迅速调出环控子系统日志,眉头微皱:“吴总,可能是外部散热器调节阀响应延迟。
刚才我们提升了内部热负荷以匹配人体代谢模拟值,导致冷媒循环压力瞬时升高,阀门PID参数有轻微滞后。”
“手动介入,切换至备用调节通道。”
吴浩果断下令,“同时检查所有六个辐射散热面板的表面温度分布,我要知道是不是局部积尘影响了热辐射效率。”
“明白!”
余成武已同步指挥地面遥测小组启动月球轨道卫星的红外扫描功能,试图从外部观测科考站外壳的热场变化。
三分钟后,数据反馈回来:四号散热面板表面温度比平均值高出2.4℃,确有局部堵塞迹象。
原因很快查明??此前登陆过程中扬起的月尘部分附着于散热片缝隙,在真空环境下无法自然脱落,久而久之形成隔热层。
“通知机器人维护组,准备派出‘巡月-3号’执行外表面清理任务。”
吴浩沉声道,“另外,把温控策略改为动态补偿模式,用左侧五组面板分担负荷,避免单点过载。”
命令下达的同时,他再次将视线投向猕猴生活舱的画面。
“星尘”
正趴在栖息架顶端打盹,腹部随着呼吸均匀起伏;“云絮”
则蜷缩在观察窗下方的软垫上,眼睛半闭,似乎也被稳定的环境安抚得渐渐进入休眠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