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薇后来在代码注释里写道:“当科技学会像扎染布一样吸纳民族色彩,才算真正读懂了春城的绚烂。”
离开春城前,吴浩和林薇去了趟官渡古镇。
古街上,彝绣艺人围着飞行器好奇地打量,林薇教他们用刺绣图案设计航灯纹理。
一个老艺人突然展开绣品,上面绣着七彩的云纹:“这铁鸟要是能在天上绣出云彩,就算是真本事。”
林薇笑着点头,当晚就在飞行器上调试出能随彝绣图案变换的航灯,红、黄、蓝三色在夜空中交织,像流动的七彩经幡。
飞行器起飞时,吴浩从舷窗望见阿月婶正在扎染作坊前挥手,她的扎染布组成了巨大的“蝴蝶”
形。
林薇的手机里跳出条新消息,是福利院小姑娘发来的视频:“吴叔叔,林薇姐姐,我们用扎染布做了飞行器模型,还给它装了孔雀羽毛翅膀!”
视频里,小姑娘的模型旁,放着张画满滇池和飞行器的纸,上面写着:“希望春城的飞花也能被星星灯染成七彩。”
当飞行器降落在呼和塔拉草原时,吴浩的靴子陷入了半尺深的积雪。
气温计显示-25℃,而机舱内的加热系统正发出均匀的嗡鸣——这是林薇根据蒙古族毡房的保暖原理改良的“毡房暖炉”
,能将舱内温度恒定在20℃。
“吴总,”
李工的对讲机里混着马头琴的旋律,“呼伦贝尔的牧民说,飞行器的航灯惊跑了迁徙的黄羊,能不能开发个‘草原夜灯’模式?”
吴浩望向远处的草原,雪地上,黄羊群像片流动的黄金,而飞行器的航灯正照亮它们迁徙的路径。
林薇突然停在敖包前,指着天空中划过的流星:“看那轨迹,和蒙古族的‘呼麦’唱腔一样悠扬。”
她掏出手机打开声波模拟器,指尖在屏幕上划出草原的轮廓:“把飞行器的航灯频率调成马头琴的低音,波长设为590nm,像草原的暮色那样暖。”
吴浩注意到,她的工装上别着枚用马头琴琴弦做的徽章,刻着“牧歌飞行”
四个字。
深夜的草原实验室里,吴浩发现林薇趴在热成像仪上睡着了,脸颊贴着张黄羊迁徙图。
图上,飞行器的航线被标成金色的马蹄印,每个转弯处都画着小敖包,旁边用蒙文写着:“给草原织张牧歌网——让航灯像马头琴一样懂草原。”
他想起白天在牧村,有个套马的汉子指着飞行器说:“这铁鸟要是能帮我找走失的羊群,我就给它唱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最动人的改造发生在莫日格勒河畔。
当吴浩和林薇带着团队为牧民运送过冬物资时,遇见了挤奶的其其格阿妈。
她的儿子在边防哨所服役,每年冬天都因大雪封山无法团聚。
“铁鸟能不能帮我给儿子送奶酪?”
其其格阿妈的蒙古袍在风雪中飘动,像片坚韧的牛皮。
林薇蹲下身,轻轻握住阿妈的手:“能,我们还会在机舱里放儿子最喜欢的《敖包相会》,让他在哨所也能听见家乡的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