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顿了顿,调出一张动态拓扑图:“更关键的是‘互联网’这三个字。
传统能源调度是‘单线程”
的??电厂发电、电网输电、用户用电,像条直线;我们这是‘神经网络”
,每台设备都是一个智能节点,能实时感知供需变化,自己
做决策。
比如光伏板突然被云层遮挡,发电量掉了30%,系统不用等调度指令,1.2秒内就会启动储能电池补能,同时给高耗能的电解车间发信号‘降载’,整个过程波动不超过2%。”
一位来自电网公司的专家指着屏幕上的氢能板块追问:“电解水制氢的效率能到多少?储氢成本怎么控制?”
“电解槽用的是我们自研的质子交换膜,效率稳定在78%,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吴浩调出制氢车间的实时数据,“储氢用的是高压气态储氢罐,材料是碳纤维缠绕的复合材料,重量比钢制罐轻60%,成本却低了4
0%。
更重要的是’峰谷套利’??白天光伏过剩时制氢,一度电成本不到0.2元;晚上用氢燃料电池发电,度电成本能压到0.5元,比买电网的峰电便宜一半。
去年光靠氢电套利,就赚回了一套储氢设备的钱。”
周院士盯着屏幕上的“碳排放监测”
模块,绿色的数据流不断刷新着“累计减排量”
:“已经减了18万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种了100万棵树啊。”
“这正是多能互补的威力。”
吴浩点开一组对比数据,“如果只靠柴油发电,基地每年要烧4.2万吨柴油,碳排放13万吨;现在92%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柴油发电机只在极端天气时当备用,去年全年才用了280吨。
而且我
们的碳捕捉系统能把剩下的8%碳排放‘抓回来,提纯后送到智能农场当CO2肥料,真正实现‘零排放闭环’。”
张副总忽然指着屏幕边缘的“军事能源模块”
问:“这部分是单独隔离的?”
“对,军用和民用是两套子系统,物理隔离,但能应急互联。”
吴浩切换到加密界面,“靶场的电磁炮试射时,单次能耗相当于30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要是靠电网瞬间供电,肯定会跳闸。
我们专门设计了‘脉冲储能池’,平时慢
慢充电,发射时1.8秒内释放完能量,既不影响基地正常用电,又能保证炮口动能稳定。”
他调出一段测试视频:“上个月实弹演练,连续12次速射,储能池的电压波动始终控制在5%以内。
这技术不光能用在电磁炮上,未来舰艇的电磁弹射、激光武器,都得靠这种‘瞬时大功率’储能技术。”
那位电网专家又追了个尖锐的问题:“这么复杂的系统,万一被黑客攻击怎么办?自主可控性如何?”
“核心算法和芯片全是自己的。”
吴浩调出系统架构图,“调度中枢用的是我们自研的‘昆仑工业操作系统,搭载的是国产28纳米芯片,从底层代码到硬件设计,没有任何‘后门”
。
去年请了三批白帽黑客攻防演练,连续攻击72
小时,最多只攻破了外围的环境监测节点,核心调度模块纹丝不动。”
他笑了笑补充道:“而且系统有自愈能力。
去年一次雷暴劈坏了3个光伏逆变器,系统没等维修人员到,自己就重新规划了电路,把受损区域的负载分到其他逆变器上,供电中断时间没超过15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