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很多人从头开始思想就是歪的。
所以在这个时空,在文科体系,她决心要打造一套从哲学、历史到其它社会科学的“唯中国体系”
,独立于西方之外的思想,才有独立于西方之外的人格。
在这样的政策趋势下,到时候,这些“名校”
的大量教授,都会被淘汰出局,失去教育资格。
两人又沟通了其它事宜,王先生提出了为青华量身打造“保供体系”
,这是在战争威胁下,西华对青华学生优先低价保障米粮肉菜,以及日用百货的供给,建立专门的交通线,提前锁定价格和数量。
这也是西华对于战争的提前预备之一。
这引起了梅亦奇的很大兴趣,这完全可以解决青华的后顾之忧,谁不担心战争威胁加大的情况下,物价暴涨和供给中断呢?他立即安排教务长与西华推出的公司对接,将此事立即确定下来。
他对于市面上西华“华货”
的名气,也是看在眼里的。
此事更让他对西华另眼相看,他又想起了老友所言的西华“开国盛唐气象”
的褒奖,人家确实有盛唐气象,你还没有投向西华之前,人家就先给你保障,浑不在意你最后的选择。
邶大的校长蒋梦林,同样接待了另一位邶大毕业的西华来使章先生,章先生也带来了在西华工作的老友给他的信件,他的大多数思考与梅亦奇是一样的,但他的烦恼更多。
他不像梅亦奇,他与国民党的渊源太深了,一向被很多邶大教授视为:“典型的国民党新官僚”
,他是蔡子民的学生,而西华对他尊崇的蔡子民的鄙视,天下皆知。
他在1930年出任邶大校长之前,还曾经担任蒋介石政府的中央教育部长的高职。
他一向主张学生应该不问政治,专心学术,所以他在邶大,重点抓教育纪律,他对自己在邶大业绩的总结是:“从民国19年到民国26年的7年内,我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舵……一度曾是革命活动和学生运动漩涡的北大,已经逐渐变为学术中心了。”
而今,他努力塑造出来的这个“读书人的世外桃源”
,看样子很难维系下去了。
章先生告诉他,中共很感激他曾经救过中共前领袖陈独秀。
所以不必担心他的国民党身份,会导致西华对他另眼相看。
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他知道,西华的提议,肯定会在学校中掀起一场波澜,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迁往国统区的。
最后和梅亦奇一样,他告诉章先生,由于事情重大并需要同僚之间仔细商量,短期内恐怕定不下来。
不过邶大也一样,被纳入了西华“保供体系”
之内,这个时候,没有学校会拒绝的。
在青华、邶大之外,辅仁、燕京等北平的所有大学,都逐一被纳入了保供体系,日货从此被隔绝在外。
而且这个体系并不限于大学,很多商业机构等,也加入了这个体系。
在北平,日货的市场,日益萎缩,已经很难有什么规模性了。
在整个华北,类似北平的故事不断发生,保定、石门(即今石家庄)、邢台、邯郸、沧州等城市,日货的市场都日益萎缩,甚至被赶了出去。
对于日本商人,唯一好一点的地方是天津,因为那里的日军存在比较强,西华的活动主要是破坏,经济活动相对有限。
但问题是,天津的商贸是针对河北腹地销售啊,现在腹地的市场没了,天津本身又能吃下多少货?这下子,就连各地对河北的走势,也都消停了,走私逃掉本来交给国民党的关税,还是比不过西华的低价嘛。
所以那些日本商人,只能是咬牙切齿,等待着皇军大军的到来,以恢复他们在华北的利益格局。
只可惜,这只是他们的一场春梦而已。
他们的噩梦还不止于“正常货物”
的贸易,他们来钱的另一个大项,即售卖烟土,也遭到了致命打击。
这几个月,西华的“游击队”
拼了命地扫荡各地烟馆,以及运输售卖烟土的商队。
凡是烟馆的老板,全被被杀,根本不管老板是日本人还是华人,甚至各地烟馆聘用的那些打手,只要敢于反抗的,也全部被击毙,西华根本不在意他们的性命,没有死的打手或者老板的其它帮手,都被带走,据说不是去挖矿,就是去修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