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实现边防稳定。
而民兵组织,将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半军事化的农场,未来将存在200个左右的农垦团,一方面是实现生产自给自足,另一方面仍然维持民兵的半军事化组织。
这些农垦团将分布于新疆各地,在所有重要城镇附近,如果发生叛乱事件,那么他们将能够立即组织起军事队伍,镇压反革命。
所以,无论是地方部队,还是民兵组织,都是选择的最优秀的人员。
就是为了尽快使得生产建设兵团,成为新疆省稳定的基石。
暂时王镇这个兵团司令,是统管国卫部队和农垦团,未来这两大系统将分开,各自隶属于不同的体系。
按照中央的安排,地方部队的责任,自然是占领各个重要城镇,以及对各个出入境重要口岸的管理。
相对职责比较单一,真正复杂的是农垦体系。
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垦体系,是“军、农、工、矿、建、路”
一体化的。
除了军事保安和农垦生产的基本职责,一方面还包括发展新疆的加工业,以及对部分矿山的开采。
另一方面,则是逐步进行一些新城镇以及公路的建设。
所以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当然在目前,主要是以保安为最重要的职责,其次是发展农垦生产,先实现粮油肉菜的自给自足。
至于在未来,这必然是一个数百万人的大体系,负责和参与的职能将是多样化的。
由于考虑到当下和未来与苏联的关系,所以整个兵团在布局上,按照李思华的说法,是“一条线和一张网”
。
一张网很好理解,兵团的大量农垦团的布局,是“对口保安”
新疆的各个重要城镇,使得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在事发城镇的附近就有一只可靠的、足够的武装力量。
一条线,则自然是边境线。
尤其重要的是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哈密地区到博尔塔拉等地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沿线,中央要求要逐步建立起纵深10公里到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用兵团农垦团建立起一道“边境隔离之墙”
,以保护边境的安全,以及防范边境冲突。
有了这一张网和一条线,在非战争状况下,新疆就比较安全了,而且苏联的小规模渗透,也就变得非常困难。
除了兵团组织,当然还要建立正常的地方政府体系。
陈云同志将出任新疆省委书记,因为这个位置,并不仅仅是地方省域管理,很可能与苏联要不断打交道,政治性很强。
新疆的地方太大,而且抗日战争在即,所以稳定第一。
暂时不会像内地一样,立即进行大量的乡寨建设。
主要先把精力集中在城镇上,稳定城镇,稳定现有格局的农业生产。
等待兵团建设有了一定规模后,再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造。
否则,单单是一个广域面积上的交通问题,就够头疼的。
随着盛世才等一干主要原新疆统治的上层建筑人群,被押解回甘肃受审,以及新疆建设生产兵团和地方政府组织的进驻,新疆迅速稳定了下来。
而随着新疆的解放,西华已经完整地控制了整个大西北。
第152章建立价格体系
实际上,在1937年的春天,李思华的重点工作并不在军事上,那是毛泽东他们主要思考和布局的问题,她的精力除了战备以外,主要就是在建立经济体系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即价格体系上。
在对于军事体系完成了一系列的布局之后,对李思华个人而言,能对战争所做的贡献是有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