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虽然李思华事前强调青马军擅长反袭,他们也只是按照一般的军事规则,安排了部分明哨和一些暗哨。
所以在半夜2点,青马军开始突袭的时候,真的是一时猝不及防,被青马骑兵突入阵地,尤其坦克群这个时候都熄火,根本来不及发动。
超过200名士兵还来不及还击,就倒在马刀的开辟之下,哨兵确实发出了警报,但青马骑兵的突击速度实在是太快。
不过部队训练有素,很快反应了过来,单兵强大的火力,在短促的慌乱后,很快将马家军的疯狂压倒了,第5军大量准备了卡宾枪和冲锋枪,密集的子弹之下,马家军的骑兵一个个摔倒下来,坦克开始一辆辆地发动起来,向着青马骑兵碾压过去。
但这些坦克追击青马骑兵的时候,正与青马的步兵撞在了一起,黑暗中这些狂呼乱喊的青马步兵,在钢铁弹流的轰击下,很快也只能溃散。
愤怒之极的董振堂和罗楠挥,立即命令全军追击,要把这只疯狂的军队彻底消灭,两人都自责自己轻视了中央的警告,低估了青马军队的疯狂,造成了不必要的战士牺牲。
坦克群领先追了出去,它们的航程,是113公里,马家军的骑兵,马匹是不可能跑那么长的时间的,所以只能是靠着自己的机灵,避开坦克的追击,在被激怒的西华军的连续追击下,大部分的青马军,都被消灭在这个过程中。
整个追击过程,一直到下午两三点才结束。
大量的坦克在这个过程中被迫抛锚,维修师们都在拼命地修理。
最后,青马军方面,只有马元海,带着一千多人逃脱,连马彪也死在了西华军的追逐中,被流弹击中,坠马而死。
战争前青马组织起来的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
而西华军,则伤亡两千多人,绝大部分,是在青马的夜袭中伤亡的,这让董振堂和罗楠挥两人都深感羞愧,自己掌握的是何等强军?居然还会被一只落后的军队袭击,造成了重大损失。
不过,这个教训也来得及时,全军由此对青马的疯狂,都有了深刻的印象,深深体会到了中央军委,为什么如此重视这只军阀军队的原因,大家都坚定地认为,我军要彻底干净地将青马军消灭干净。
第128章青海战役(三)
于天云是从甘肃张掖进攻西宁的西华军第6军的军长,年仅25岁,湖北黄安人。
他同样不知道,由于李思华在这个时空的出现,他的命运有了巨大的改变。
他原来是红四方面军红30军的军长,其政委就是李先年,可谓红四方面军的顶梁柱之一。
在原来的历史上,传说他是反对张国焘分裂红军,被张撤职,最后被张的亲信,在长征路上扔到河里淹死,非常憋屈。
在新的时空,由于看重他是直觉型的天才将领,李思华给了他被重用的机会。
这一次他独当一面,率领革命军第6军,从张掖出民乐,翻越祁连山中段的扁都口,准备先攻占西宁的北大门门源县,关死青马北逃的大门,再从北线向南进攻西宁。
这条路上的险阻,当然就是古代就很著名的“大斗拔谷”
,尤其是其中的险要通道——扁都口。
“扁都口”
其实是藏语“扁麻多”
的转音,意思是金露梅,这是祁连山中一种植株低矮的灌木,花量极多,花朵精致,金黄色最多,也有白色、粉色的,每到夏季,扁都口峡谷漫山遍野,盛开金露梅,极为壮观美丽,由此而得名。
整体“大斗拔谷”
,指的是一条险要狭长的山谷,是古时关陇及河湟地区进入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峡谷险隘深邃,时宽时窄,险要无比。
由于马步芬对于北线西华军,是以迟滞为主,因此安排了2万人左右的,以保安部队为基础的骚扰和阻击部队,但这些保安团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弱,其实都经过类似正规青马军队的严格训练,主要是青马平时负担不起太多的主力部队及其装备给养而已。
这些保安团的战斗意志很强,在接获马步芬的命令后,直接从门源集结,然后快速行军进入了扁都口,利用狭长的山谷,层层阻击第6军。
第6军此时相对“轻装”
,携带的重火力器具相对不多。
不过他们也有特别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是全军第一个全面换装国产M1加兰德步枪的部队。
这种7.62毫米口径的半自动步枪,空枪重4.37公斤,容弹8发,全长1.1米,初速865米秒,而有效射程高达730米。
按照李思华的记忆,还对步枪的导气装置进行了改良,改成为在枪管下方开导气孔的导气装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