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其它方向的公路,仍然在加紧建设中。
专用的铁路线,也已经完成勘测,准备开始施工。
在技术团队上,现在成飞的配置堪称是西华标准下的“豪奢”
,总共由5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其中超过150人,都是从欧美各国回来的高级和准高级技术人员,还有300多人,都是西华现在拿得出手的最好的工程师。
在当下的准备阶段,技术团队正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消化技术文件,建立起从文件制度、制图规范、飞机标准到工艺指导文件、生产说明书等一整套规范,了解强度、刚度、应力、变形分布情况、外载荷计算、静力试验等重要参数。
项目的推进计划,是1936年5月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安装、生产线和工艺调试、以及建立起原材料供应链,完成技术团队与工人生产团队的磨合,具备初步的生产能力。
从1936年6月起,需要在半年的时间内实现小规模生产和试飞达标,完善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提升质量,最终到1936年底实现量产,在1937年6月前完成200架以上合格应龙I型的生产任务,并交付空军使用。
田春华将卡车开出了堆场,他回头望了一下,我们的祖国,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攀枝花矿区,总指挥张志坚走进帐篷,疲惫地一屁股坐到了垫子上,太累了,这个矿区的条件,太艰苦了。
张志坚是在海南钢铁基地,锻炼出来的新一代人才,来攀钢之前,他是海南煤钢化综合工业基地的副总指挥,年仅28岁的他,这一次来负责攀钢基地,成为基地建设的总指挥,对他个人而言,既是组织的重用,又是巨大的压力。
幸好党委书记黄鑫帮他分担了不少,至少他可以只考虑主要的建设任务,而人力和后勤等繁琐的其它任务,都被黄书记和指挥部的其它同志分担了。
来到攀钢,他才知道任务有多么棘手。
这里完全是毫无基础,原来就是荒山野岭,连生活都没有任何基础。
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外部运过来,尤其是还没有路,完全要从零开始。
所以一开头,最优先的,就是“五通一平一住”
工程,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平整土地和建设工厂住宅区。
按照他的思路,从建设大钢铁基地的需求出发,重点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食、水、电、煤、路”
这5个字。
西华尽量保证了对施工的后勤保障,从粮、油、肉、蔬菜到其它副食品,都使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艰难地大批调运进来,专门还有人负责在附近开辟菜地,准备在本地解决易于腐坏的蔬菜问题,鲜肉虽然困难,但午餐肉罐头是不缺的,这保障了施工队伍的体能。
大型供水厂和生活自来水厂还在建设中,短期依托河流,建造了多个小型供水站,通过化工的最新产品——塑料管道,实现输水,在中途还要用多个水泵增压,以适应起伏的地形。
目前,集结在矿区的施工队伍,已经超过了20万人,足足10台2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已经进场发电,不过柴油的运输,在道路崎岖艰难之下,非常困难,发电机还难以满负荷发电。
真正供应生产电力的大型火电厂、输电网络和多级变电站体系,正在建设中,按照计划要求,必须在1935年内实现供电和输电。
附近的宝鼎煤矿被紧急扩建,通过“夺煤保电、夺煤保铁、夺煤保钢”
的“三夺三保”
大会战,抽调了3万多人,进行煤矿的紧急建设。
按照李书记的指示,这个煤矿区,优质煤炭的储量超过8亿吨,能够满足攀钢大几十年的焦煤需求(按400万吨钢材产量,至少需要每年400万吨焦煤以上,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焦煤使用量会下降),当然远期就要从云南邵通或者贵州六盘水调煤了。
想到这,他还是觉得奇怪,李书记和上级是从哪里获得的矿山储量报告呢?
攀钢地处山区,道路的建设就尤为重要。
张志坚指挥部负责的内部路网,包括平地至大渡口的平大公路、石家湾至华坪的石华公路、宝鼎煤矿专用公路、大渡口钢桥、灰老公路、密兰公路等道路。
另外,攀枝花地区水系发达,航运也非常重要,预计要疏通整理超过130公里以上的水运航道。
其实不归指挥部管的外部道路工程更繁重,主要是昆明到攀枝花、邵通到攀枝花、宜宾经凉山到攀枝花,以及乐山经凉山到攀枝花这4条公路。
有了这4条公路,攀枝花就从山区深处,能够四通八达地与四川和云南的经济区联成一体,而其钢铁,也就能方便地运输。
不过,目前修筑攀枝花到外界的铁路难度很大,所以张志坚特别期待李书记讲过的,即未来要修筑“丽攀昭铁路通道”
,连通云南丽江、四川攀枝花、云南昭通和贵州六盘水。
不过这样高难度的铁路工程,至少也是建国十年之后才有能力实施的计划了。
攀钢的目标产能是年产400万吨钢铁,暂时投放的,是150万吨的生产设备。
计划通过近2年的紧急建设,到1936年末,实现正常生产,到1937年具备150万吨满负荷的生产能力,然后陆续扩产,到1939年具备400万吨的全设计生产能力。
实际上,因为修筑难度大且短期运输困难,攀钢只能说局部是为抗日战争准备的,更主要的是,李思华想要发挥其钒钢钢材的性能优势,未来使之成为优质钢轨的主要供给基地,钒钢制成的钢轨,尤其适合在高海拔、高寒、冻土层地带使用。
为了攀钢建设,还调集了大量卡车,目前在矿区及附近,已经集结了超过3000辆卡车,作为运输主力。
其它配套,包括木材加工厂、建材厂(砖瓦等建材)等,都在建设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