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自己该怎么办呢?2个英印师的师长,已经暗示过他几次了,难道真的要投降?
英印军的士兵士气已经崩溃,从昨天开始,就有少量的士兵不断地向对方阵地跑过去投降。
戴尔到现在已经不敢再镇压了,这些印度人现在心里都蕴积着极大的不满。
第二天的凌晨,总攻即将开始,炮群已经就位,曹子卿正待发出最后的攻击命令,却发现对方阵地上走出了一行人,打着白旗,他们投降了。
投降的英印军还有7000多人,在他们中间,很快发现了几乎昏迷的戴尔少将,以及两位准将师长。
对于多数的俘虏,等待他们的是至少3年的筑路劳动改造生涯。
而戴尔等高级军官,则是接下来与英国人谈判的筹码之一。
理查德部的结局与戴尔类似,不过他没有戴尔那样幸运,在炮火的轰鸣中,他和另一位师长克顿,被轰了个正着,几乎是尸骨无存。
剩余的部队,最后在剩下的一位师长格兰杰的带领下投降,投降的人数超过了9000人。
英尼斯颓丧地坐在大班椅上,他的对面,是军情五局仰光站的站长艾利森,两人沉默无语地喝着咖啡。
已经是6月13日的下午,一大早所有的侦察机,以及军情局派到战场附近的侦察人员就全体出动,去搞清楚战局的进展,而从中午接踵而来的电报,汇报的情报都表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所有的三处战场都已经平静下来,不再有军队的交战,而在整理战后残迹的,则无疑是敌军的士兵们。
所有事实清楚无比,整整6个英印师,在从6月8日到6月12日的5天时间内,全军覆灭!
大英帝国在缅甸的军事存在,就剩下了在仰光的一个英缅一师,以及在曼德勒的英缅二师残部改编的守备团。
这个守备团已经通知他们及时撤离,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对方没有不趁机占领曼德勒的任何理由。
大英帝国在缅甸的统治,已经是命悬一线。
伦敦会动员整个印度,重新部署缅甸的争夺战吗?英尼斯和艾利森都是老狐狸,他们其实都不相信。
艾利森现在内心相信,对方既然至少出动了16个师来围攻英印军,其大后方不会没有留任何军队,所以他判断正常的话,对方的军队很可能超过20个师,甚至有可能达到25个师。
而对方的军队,按照前线几天前传来的情报,很可能是超过1.5万人的大师,明显比单个英印师的总数要多。
这意味着,对方的现代化正规部队的数量,会超过40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英国本土的所有陆军,只有26万人,英印军总数,原来是25万人,现在已经被消灭了7个师,大约9万多人,去掉了13还多,英印军只剩下了16万人。
至少短期,从军事上,他是看不到帝国有任何短期击败敌军的可能。
至于动员全部印度,那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而且可能吗?为了远东一个贫瘠的山区之国,再打一场国战?他敢确信,只要麦克唐纳首相的脑子没坏,就根本不可能。
就算他脑子坏了,议员们也不会同意的。
英尼斯叹息了一声:“将最新的情报汇总,发报给伦敦吧,我们彻底失败了。”
艾利森点点头,站起来,准备离开。
英尼斯对着他的背影说了一声:
“我的任期,肯定结束了。
祝愿你能和新的缅甸总督,合作愉快。”
艾利森的身影顿了一顿,没有说话也没有回头。
他自己心里也满是苦涩,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职位,还是个未知数呢。
他迅速地离开了英尼斯的办公室。
在完成了对英军的彻底围歼后,根据地超过20个师,开始席卷整个缅甸,到7月中旬,已经占领了大半个缅甸。
英缅当局的统治区,已经只剩下了伊洛瓦底省、仰光省、勃固省这几个在东南平原地区的省份,以及在马来半岛上的克伦邦和德林达依省。
这个统治区的范围,只是下缅甸的大部分,整个上缅甸,已经没有英国殖民势力的存在了。
7月27日,“缅华联合民主政府”
宣告成立,冯百驹担任首任政府主席。
李思华仍然没有在政府中任职,她和同志们商量后,总和缅甸及海南的党组织,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西华总支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