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泰勒几乎跳了起来:“这不可能,当初我们的投资,都要超过6000万美元!”
李思华笑了笑,说:“请你把我的决定带回给你们决策的先生们吧,价格不可能改变,决定权在你们手中。”
泰勒垂头丧气地走了,他的工作可能保不住了,他绝望地想着。
李思华的出价让克莱斯勒和道奇总部一片骂声,都觉得这个价格简直是讹诈。
在一片骂声中,也有人若有所思。
买家如果是唯一的,那考虑的就是,是先回收2000万美元资本有利,还是等下去,等待新的能出高价的买家?或者是等到市场复苏?
3个月后,道奇总部复函安华财团,他们接受安华的报价,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询价单中要求的所有生产线、设备、工艺,并派遣工程师和技工团队到远东,按照安华的要求,建立起远东卡车生产基地,并完成对远东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所有生产培训。
实际上,克莱斯勒和道奇,确实熬不住了,不断恶化的市场,让他们对自身企业,能否一直维系下去,都开始产生怀疑。
安华2000万美元的出价,从资本的角度看,并不吃亏,他们当初的投资不到5000万美元,而经过这几年的生产和销售,不断折旧,资产额已经低于3000万美元。
再考虑到这几年从这些生产线上获得的利润,2000万美元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价格,确实少赚了,但不是没有赚钱。
道奇公司此时正在裁员,根据安华的要求,他们对于被裁员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工,提供了一个新选择,那就是去远东工作,薪水不变甚至有所增加。
安华卡车基地,至少需要数百名此类人员,去工作3年以上。
在美国越来越绝望的经济形势下,很多道奇的员工都知道,一旦被裁员,就意味着根本找不到新工作。
于是这个机会被很多员工毫不犹豫地接受,甚至发生了争抢。
去远东怎么了?总比留在美国可能被饿死好。
1931年,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的经济越来越坏,而李思华的收购,则越来越快。
到年底,一共收购了适合海南根据地的1500家左右的工业生产线及其配套,而所消耗的资金,则出奇的少,只花掉了9000万多美元,相当于平均6万美元一家。
加上卡车基地的2千万美元,以及一家小型飞机制造厂的500万美元,还有几家捡漏的中型企业(石油开采、造纸厂等)花了超过1200万美元,这一年李思华共花费了1.3亿美元,比原来的计划(2亿美元)节省了7千万美元。
这一年,以安华名义招聘去海南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也达到了8千多人,这一块的费用比预计的高一些,毕竟还没有到美国大萧条最疯狂的1932年和1933年早期。
这8千多人的薪资,一年要合计2000万美元。
安华还大量地购买了德州为主的农场出产的小麦、玉米、牛肉等大宗农产品,输运到远东,金额也接近1000万美元,这让德州财团的几个家族都非常感激,认为安华拯救了他们家族的农场。
否则虽然动摇不了他们的根基,但亏损也是巨大的。
要知道这几年的危机,让美国一半的农场都倒闭了。
几十所工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培训,平静地执行着,而“十年翻译运动”
也全面开启,这一年通过2000家左右的马甲公司,以及上万个人,几乎将全美公开出版的技术教材搜集殆尽,每种教材至少购买几十本,然后一批一批地运回海南。
翻译也已经开始,不过面对巨大的数量,现在的进展还微不足道。
第59章缅甸火光与英镑之战
这个时候的缅甸,英国殖民当局,却正在前所唯有的麻烦中挣扎。
大萧条经济危机爆发,在英国和印度代理殖民者的残酷剥削下,脆弱的缅甸经济,很快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
缅甸的稻米价格,从1928年的200卢比百箩,下降到了现在的75卢比,这还是因为李思华缅甸计划的影响,我党在缅甸大量收购稻米,才保住了这个价格,否则按照原时空的历史,会一直下降到55卢比。
缅甸的耕地价格,下跌了一倍,从每英亩100卢比,直接跌到了50卢比。
而那些所谓“缅甸民族资本”
的中小企业,破产超过26%,农业信用合作社,破产更超过23。
而在这同时,需要向英国人缴纳的赋税,以及向印度齐智人支付的高利贷,却没有丝毫减免。
在若开邦,一家英国“地方银行”
的名下,近期就增加了3万英亩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