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的是“农村包围城市”
的战略,先不去攻占中部曼德勒这样的“大城市”
,因为可能会提前触发与英缅当局的决战。
我们先控制好上述计划的山地区域就好。
但是北部和西部的城市,要在过程中,择机坚决拿下,特别是克钦邦的密支那,以及实皆省的实皆市。
密支那对我国、实皆对印度,这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要组织起工业的生产和布局,绝不可缺。
届时与英军的第一次会战,这些城市,将是重要目标。
二、面对国际和英国的外围环境:
李思华指出,在整个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国际列强都会是对英国幸灾乐祸的态度,不可能有任何实质的支持,甚至我们可以争取美国、德国的私下协助,他们当然不会对我们有大的支持,但我们如果能提供利益,又能给英国添一些堵,则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所以至少,对于我们的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很有可能的。
原因在于,一战后虽然英国还是全球霸主,但已经很勉强,力不从心的态势明显。
美国做梦都想替代英国的地位,而德国战败被英法盘剥,更是非常仇恨英国。
观察英国军队的格局,可以发现,目前英国政府定位其陆军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内安全和帝国防御,用了“无需设想再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这样的语言来定位,其陆军的准备,只要具备为欧洲以外的海外义务,进行小规模战争动员的能力即可,具体为5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外加本土防卫队14个师作为预备队,目前整个英国陆军,不过是26万人左右。
因此在发现我们的威胁的时候,初期肯定是以对待独立势力游击队的态度,来围剿我们,兵力很难超过2个师的英军战力,而且真正的英军不会多,多半是从印度调集的仆从军。
当发现我们的威胁根本不是2个师能对付的时候,最多会动员6~7个师,本土不超过2万人,加上印度仆从军,整体不超过10万人的陆军部队,这正是她计划中要组建10个师的原因,就是为了对抗这种可能性。
继续推演,如果我们打败了英国的这个10万人军团,英国会继续动员加大赌注吗?李思华的判断是不会。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过大,青年伤亡近500万人,国内的厌战情绪极高,根本得不到民众支持。
缅甸并不是“英帝国明珠”
的印度,对英国利益有限,英国人不可能为此做“倾国之赌”
。
再加上我们届时占领的区域,多为山地,地形复杂,作战难度很高。
英国人很容易判断,这将是比他们以前在南非的“布尔战争”
更残酷十倍的战争,肯定会成为一个绞肉机,大批英国青年的性命和帝国全球霸主的地位,都可能在这个见鬼的山国耗损掉。
英帝国主义最典型的就是欺软怕硬,所以到那个时候必然退缩。
战争持续下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也可能发生动摇。
对长期而言,我们面临的真正困难,还是英国海军。
我们显然是没有办法正面对抗英国海军的,届时他们可能长期封锁那些被认为是我们势力范围的海岸,切断我们的物资补给来源。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呢?
1、在英国人醒悟并下决心之前,尽可能地将战争最需要的物资和工业设备输入,减少正面冲突以后对海上物流的需求。
2、努力形成与英缅当局的“恐怖平衡”
,我们将试图以暂时保证英国控制缅甸东南平原等富饶地区为条件,交换英国海军解除对我党海上运输的封锁。
这需要把英军打败,用实力说话。
这个交换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如果你们封锁海岸,那我们就拿下整个缅甸,将英国势力彻底驱除出缅甸,并形成对印度的威胁态势。
这种威胁,必须让英国人确信,我们肯定做得到。
当然,我们最终还是要拿下整个缅甸的,但那需要等待国际局势的变化带来的契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