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由于管理不善,缺乏监督,工匠都没什么责任心,不肯尽力。
所以,虽然投入的成本不低,但生产出来的铁器大多质量很差,以致“民用钝弊,割草不痛”
——镰刀的刀口都是钝的,割草都割不动。
再次,“国营商店”
服务质量差。
“器多坚,善恶无所择,吏数不在,器难得。”
铁器商品质量普遍不好,而且还不让人挑选,甚至店员经常溜号、柜台上没人,想买都买不成。
“弃膏腴之日,远市田器,则后良时。”
有些百姓因为急用,只好浪费大把时间,跑远路去异地买,结果就是耽误了农时。
最后,商品价格昂贵,且利用行政权力强买强卖。
“盐、铁贾贵,百姓不便。”
食盐和铁器都由政府统一定价,因缺乏竞争,所以价格都定得很贵,老百姓买不起。
“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淡食”
,那些家境贫困的百姓,买不起官营铁器,只好退化到用木头农具和手去耕作的地步;同时盐也吃不起了,只能吃淡食。
“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
因价格昂贵,销售不畅,铁官完不成任务,就会进行摊派,强迫民众购买。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对上述现象也有记载:“郡国多不便县官作
盐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买之。”
一言以蔽之,武帝一朝的“盐铁专营”
政策,说白了就是“与民争利”
——其结果只能是强了国家,弱了百姓。
没办法,武帝刘彻想要缔造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就必须付出代价。
而很多时候,老百姓就是那个“代价”
。
西谚有云:财富就像盐水,喝得越多就越渴。
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一个国家而言,这句话都适用。
货币改革和“盐铁专营”
为汉帝国创造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却依然无法满足武帝刘彻对财富的渴望。
个中原因,首先固然是出于国家的现实需要;其次,恐怕也是人性的贪欲使然。
在上述经济政策推出不久,经张汤一手策划,武帝又颁布了一项法令,对所有工商从业者征收财产税,称为“算缗”
。
古代每一千钱穿成一串,称一缗。
法令规定,所有工商业者都要主动向政府申报个人财产,每二缗为一“算”
,征收一百二十钱,税率相当于百分之六。
除了现金,实物资产也要征税。
如马车,以及长度五丈以上的船只等大宗财物,都要自行评估,折成市场价一并申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