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聂壹的整个行动,都被自以为躲在暗处的匈奴探子尽收眼底。
探子一看,这姓聂的果然言而有信,而且是动真格的,看不出有丝毫作假的嫌疑,旋即火速回报军臣单于。
正如匈奴人看到的,那两颗血淋淋的人头,的确是真的,不是道具。
只不过,它们的主人并不是县令和县丞,而是两名死囚。
换言之,这两个死囚就是被拉来当了一回群演,跑了一回龙套。
得知聂壹果然拿下了马邑,军臣单于大喜,立刻亲率十万铁骑南下,越过长城防线,直扑马邑而来。
计划进行到这一步,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此刻,刘彻、王恢、聂壹,以及参与此次行动的所有人,都万万没有料到,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这个计划,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破绽。
换言之,他们把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计划的各个主要环节上,却忽
视了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节。
而恰恰就是这个细节上的小破绽,被军臣单于捕捉到了。
于是这场大戏的第三幕,聚光灯便转而打到了这个精明的大反派身上。
当军臣单于率部赶到离马邑不足百里的地方时,忽然发现有些不对劲——成群结队的牛羊在原野上随处晃悠,但一个牧人的影子都没有。
这正常吗?
太不正常了!
匈奴人以游牧为生,他们就算丢掉自己半条命,也绝不会放任牛羊不管——所以这一幕对他们来讲,诡异得就跟大白天撞见鬼一样。
那么,汉军为何会出现这个百密一疏的破绽呢?
原因就在于他们想防止泄密,把马邑方圆百里内的百姓全都转移了,却来不及转移牛羊——结果就导致这一带牛羊成群却无人放牧。
军臣单于及时勒住了缰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
虽然倍感蹊跷,但他还难以断定是不是聂壹在使诈。
为了获取准确情报,军臣单于即刻派出侦察小队,在附近展开搜索,希望能抓一两条“舌头”
。
很快,匈奴人发现了汉军的一座亭鄣(汉代的堡垒),马上攻了进去。
亭鄣守军只有几十人,难以抵挡,悉数被杀,指挥官尉史被俘。
尉史是汉代官名,边塞郡每百里置尉一人,尉史是副官,任巡逻警戒之职。
匈奴人把刀架上了尉史的脖子,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当场就“竹筒倒豆子”
,把整个马邑之谋的计划一五
一十全撂出来了,包括三十多万大军在各处的埋伏情况。
军臣单于闻报,不由大惊失色道:“我本来就怀疑其中有诈,没想到背后竟有这么大的阴谋!”
他当即下令全军撤退。
匈奴军队一路急行,唯恐汉军从背后偷袭;直到撤出塞外,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匈奴大军绝尘而去后,埋伏在各处的汉军才陆续得到消息,赶紧向北追击——但可想而知,连匈奴人的影子都没见着。
其实,在伏击计划破产后,汉军仍然有机会在匈奴人背后捅上一刀。
丢掉这个机会的人,正是王恢。
在这次行动中,王恢的任务是率领三万精兵,埋伏在最北边的位置,截击匈奴的辎重部队,断其后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