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接着是《药性赋》、《汤头歌诀》、《标幽赋》、《金针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等等。
这些书,张衍都买回来了,后面就是一一熟读背诵。
在食堂吃完早饭,回到办公室,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又去锅炉房提了一壶开水之后,张衍开始看书。
《濒湖脉学》篇幅并不多,是李时珍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华,结合自己的经验撰著而成。
总为一卷,内容分两部分,一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点,辨别方法及主治病证,二是引录了其父李言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言举要》。
但是每一个字,都需要仔细琢磨才行。
文言文本就是这样,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揣摩,品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多亏张衍有了中医骨科的基础,不然想要看懂《濒湖脉学》都要费一番功夫。
即便是这样,张衍读起来也很费力,一字一句的品读,比看西医的医学书籍慢了十多倍。
“哟!
小张怎么不研究你那本《实用外科学》,改研究起《濒湖脉学》了?”
老梁头走进来看到张衍在那专心致志的读书,笑着问道。
“这不是您说的嘛!
咱们现在条件有限,西医手术没办法做,只能在中医上多下点功夫。
昨个儿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中医的典籍,回来研究一下。”
张衍笑着回答道。
“这就对了,多研究研究中医,这才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老梁头很满意张衍的学习态度。
尤其是能够听得进去话。
说让他研究一下中医,这不立马买来中医的书,开始学习。
这种端正的态度,试问哪个领导不喜欢?
“好好学习!”
老梁头夸奖了一句,转身离开。
走到门口又站住脚,转身对张衍说道:“那个,刘医生已经调走了。”
“哦!”
张衍点点头,继续看书。
刘医生调走不调走的,和他有毛关系。
医务室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看到张衍如此的态度,老梁头也没多说什么,径直走出办公室。
这才是一个医生该有的态度。
老梁头现在看张衍,哪哪都顺眼。
也许是周一的事,上午很安静,除了几个来找张衍复诊,做推拿按摩的,贴膏药的之外,没有别的病人。
下午,张衍刚刚睡醒午觉,回到办公室里,郑姨满脸堆笑的来到张衍的办公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