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长安县令、市易官、几位口碑不错的中层官员、附近坊的坊正、里长,还有小报请的百姓代表,都收到了。
国子监和世家也收到了“观摩”
帖——李恪巴不得他们来。
开放日,义学小操场挤满了人。
官员们常服,带着审视好奇;坊正里长恭敬小心;百姓代表多是工坊家属、农人,眼里是期待和自豪。
国子监来了个姓郑的中年博士,板着脸,眼神挑剔,身后跟着俩记录小吏,就是来找茬的。
长孙冲、秦红梅带护卫维持秩序,杜明月领先生们展示。
从孩童班开始。
“跟我读——米!”
张秀才在前面。
“米!”
几十个孩子童音清脆,小手比划笔画。
简单算筹演示,两个孩子摆“五加三”
,另一个大声报“八”
。
动作虽稚嫩,那份认真清晰,让不少官员微微点头。
接着是工匠班。
李恪特意挑了俩学习刻苦的年轻工匠。
一人拿起工坊《物料领用规章(简化版)》,大声念:“……领铁料,凭工牌,记名,三日内归还废料……”
偶有停顿,但字正腔圆,意思明白。
另一人对着算盘和一叠模拟工单。
手指翻飞,算珠噼啪响:“张三,卯时三刻上工,酉时正刻下工,计七个时辰…今日打锄头胚五件,每件工钱三文…”
不到半盏茶功夫,抬头报数:“张三,今日工钱,二十一文!”
旁边人核验工单,分毫不差!
“好!”
人群爆出喝彩,工匠们喊得最响。
长安县令和市易官对视一眼,都看到了惊讶——这效率准确度,衙门里也少见!
郑博士脸色难看,哼一声:“雕虫小技,匠作小道。”
重头戏是农人班。
李恪走到前排几个老农面前。
皮肤黝黑,脸上刻满风霜。
为首的是张老实,五十多岁,种了一辈子地,夜校里最用功。
“张伯,”
李恪拿起最新《恪记小报》,翻到农事版,指着《春耕选种三诀窍》,“这篇,您念念?”
张老实接过报纸,粗糙的手有点抖。
他深吸口气,努力挺直微驼的背,目光落在那些曾让他敬畏的方块字上。
操场瞬间静了。
所有人屏住呼吸。
郑博士嘴角挂着冷笑。
官员们带着怀疑——老农识字?还能读报?“选…选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