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立刻铺开铁犁改良图纸,指着关键部位:“杜小姐请看,此犁之‘玄’,首在省力。
奥妙尽在此处犁辕与犁梢的角度,以及这犁评的卡扣设计。”
他刻意避开现代术语,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如同人扛重物,直挺挺地扛,力全压在肩上,自然费力。
若用扁担,寻个合适的支点,”
他的手指点在图纸上犁辕与犁梢的连接处,“力便能分散,借上巧劲,自然省力。
此犁,便是将这‘省力之道’化入其中,深耕时,牛省力,人也省力。”
他又拿起那个小巧的木制脚踏纺纱机模型,轻轻转动把手,木制的纱锭立刻飞速旋转起来。
“再看此物。
旧式纺车,需一手摇轮,一手捻线,顾此失彼,效率低下。
此机,以脚踏驱动纺轮,解放双手,可同时捻线引纱。
一人之工,足抵旧法三四人。
省下的人力与时间,或可多织布帛,或可另作他用。
此即‘工效跃升’。”
杜明月听得极为专注,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图纸线条上划过,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李恪话音刚落,她便接口道:“依殿下此理,这‘省力之道’与‘工效跃升’之术,其用非止于农具纺织。
推而广之,水利沟渠之闸门开合、宫室营造之起重搬运,乃至军中强弩之力道传递,皆可依此理改良?”
李恪心头一跳,差点脱口而出“牛顿力学”
!
这妹子……是唐朝的格物天才啊!
举一反三,直指核心应用!
他压下惊讶,由衷赞道:“杜小姐明见万里!
格物之理,一通百通。
器用之改良,根基皆在于明其理,究其微。”
“殿下过誉。”
杜明月唇角微弯,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目光却更加明亮锐利,“明月只是循着殿下指出的路径略作推演。
殿下胸中丘壑,明月今日方窥一斑。”
她随即指向图纸上犁铧的弧度,“殿下,此犁铧入土之角度与曲面,是否亦暗合‘破土分泥,顺势导流’之理?若遇板结硬土,此角度是否需微调?”
两人就着图纸与模型,一问一答,渐入佳境。
杜明月家学渊源,对《考工记》等典籍烂熟于心,提出的问题既切中要害又富有启发性。
李恪则凭借远超时代的物理认知和实用技术理解,用最朴实的语言拆解原理,每每令杜明月眼中异彩连连。
书房内气氛沉静而热烈。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外传来几声压抑的咳嗽,接着是略显沉重的脚步声。
门被推开,一位身着紫色常服、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官走了进来,正是当朝尚书右仆射杜如晦。
他脸色带着一种不健康的苍白萎黄,眼窝深陷,整个人透着一股浓重的疲惫。
“阿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