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见鱼不上钩,皇帝便抛下鱼钩,起身问道:“虞集是何许人也?”
达普化说:“虞伯生,祖籍成都仁寿[今眉山仁寿县]人,是南宋丞相虞允文的五世孙,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徙临川崇仁[江西抚州崇仁县];其母,是国子祭酒杨文仲之女,称得上是文学世家。
臣以为,让虞伯生来做主持这次会试,一定能够胜任。”
“他本人,名声如何?”
“素负文名。”
达普化说,“他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在文学方面,又和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称为‘元诗四大家’。”
“只会写诗填词有什么用?”
泰定帝面带不悦地说,“朕要选拔的是治国兴邦之能臣。”
达普化奏报:“当初,拜住丞相在世的时候,本想越级重用虞伯生。
那一年,虞伯生因亲人去世回四川去了,但拜住不知;在向先帝举荐后,却找不到虞伯生本人了,便派使者前往蜀中寻访于他,未能找到;又派人去江西寻访,仍未见;去年,臣去湖州传旨,正逢虞伯生在吴兴为赵子昂[赵孟頫]扫墓。
臣便告知此事,他才受命入朝,但不幸的是,英宗皇帝和拜住丞相双双遇难……”
正欲上御舟,皇帝却戛然而住脚步,回头对内臣说道:“你,去传旨,让虞集速来西湖见朕。”
【二】《院中独坐》虞集.诗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虞集一直赋闲在家。
这天中午,突见内臣来家宣他进宫、觐见,便匆匆换上汉式官服,急急地来到西湖觐见圣上。
一见到虞集,皇帝根本不提会试之事,却问:“新年伊始,依卿之见,朕现在最要紧的,是做什么?”
虞集想都没想,张口就来,“春耕。”
“春耕?”
皇帝又问了一遍。
“对,就是种地。”
“种地是农民的本分,他们自会依时耕种,依时收成的。”
“臣的意思是请陛下,亲自耕种‘一亩三分地’。”
“什么意思?逗朕玩儿呐?”
皇帝笑道,“朕怎么可能干得了这等粗活?再说,这要是传出去,皇帝还要下地干活,这脸往哪儿搁?”
虞集说:“自古以来,天子亲耕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而是勤政爱民的体现,因此稍有作为的皇帝都会给自己划一块责任田,年年带领文武大臣亲耕。”
“耕地与爱民,能扯上关系吗?”
“中原大地,自古以农为本,填饱肚子永远是头等大事。
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各朝各代都十分重视农业,推行的是‘重农抑商’之策,农民的地位仅次于读书人,而视商为末。
所以,那些真正的名门望族无不是耕读传家……”
“别扯远啦,就说本朝。”
“哦~臣遵旨,”
虞集说道:
“而本朝源于草原游牧民族,进入黄河流域的初期,曾尝试用自己原先擅长的畜牧业代替农业生产,后经耶律楚材大人的劝阻而有所收敛。
入主中原后,却大力提倡商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农业。
让天下贸易汇成一家,虽然对手工业的恢复,漕运、驿道、海运的畅通,纸币的汇通,以及对我朝的大一统,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但是,也导致了一大批的人,弃农从商,使之大片的土地荒芜。
如此以来,随便一个灾荒,便会致几万灾民流离失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