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找到更好的位置来推送,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212内容运营的市场需求
笔者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移动产品,按照对内容需求的不同大致划分为以下3种。
(1)内容型产品:主要包括直播类(如映客直播、虎牙直播、yy等)、长短视频类(如爱奇艺、优酷、快手、火山小视频等)、音乐类(如酷狗音乐、多米音乐、考拉f、唱吧等)、资讯类(如网易新闻、今日头条、36氪、内涵段子等,如图2—2所示)、阅读类(如掌阅ireader、qq阅读、喜马拉雅、快看漫画等)。
这些产品以给用户呈现更多、更好的内容为目的。
这一类产品就是为内容而生的,没有内容支撑则产品无法成形,同时这类产品需要的内容运营人员最多,而且很多时候还需要专门的内容审核人员。
(2)强内容型产品:包括电商类(如淘宝、京东、唯品会、什么值得买等)、社交类(如微信、微博、百度贴吧、无秘等,如图2—3所示)、教育类(如金山词霸、作业帮、小猿搜题、网易公开课等)、健康类(如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keep、悦动圈等)。
这些产品本身不是内容型产品,但是却需要很多用户对内容进行填充才能完好地运行。
电商类需要商家上传商品的图片、标题、介绍等信息,需要用户填写商品评价、晒单分享等;社交类需要用户分享内容,引好友的关注、点赞和评论;教育类需要用户将试题或课程分享到平台上,从而才会有后续的讨论;健康类有的是用户发出咨询,也有的是内容的分享。
这些产品基本上也都会配备一定数量的内容运营人员。
图2—2内容型产品—资讯类
图2—3强内容型产品—社交类
(3)弱内容型产品:主要包括工具类(如搜狗输入法、uc浏览器、手机百度、wifi万能钥匙等,如图2—4所示)、系统类(猎豹清理大师、手机管家、各类桌面和锁屏等)、办公类(如wpffice、邮箱大师、印象笔记、百度网盘等)、生活类(如支付宝、墨迹天气、百度地图、365日历等)。
这些产品大都是以满足用户某些特定需求为突破口而壮大起来的“工具型”
产品,产品本身没有内容也可以很好地运行,但是为了增加用户的使用频率和后期商业化变现的需要,不少产品都提供了内容的入口。
比较典型的是uc浏览器和猎豹清理大师,已经从工具型转向内容型。
相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类“工具型”
产品会继续推行内容化,对于内容运营从业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图2—4弱内容型产品—工具类
以上内容根据产品对内容需求程度的不同,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对内容运营的需求情况。
下面,我们来了解目前市场上几种常见的内容运营模式。
22内容运营不只是文案和策划
221内容运营的常见模式
1传统单向式推荐模式
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传统运营推荐模式,也有很多人称为“编辑推荐模式”
。
的确,从互联网诞生至今,不过几十年,很多时候人们还将其称为“第四媒体”
。
所以在早些年,大都在用与纸媒或电视媒体运营类似的方法来运营互联网产品,比较著名的就是当年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这“四大门户”
网站,如图2—5所示。
当时,很多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推荐的人员被称为“编辑”
。
之所以称为“编辑”
,是因为很多时候是由编辑人员对纸媒或其他媒体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编辑后,才推荐给用户。
编辑人员认为是好的内容,才有可能被更多的用户看到。
要求内容运营人员有比较强的内容敏感度,能够把握内容方向、时效性等。
编辑负责选择内容,可以保证整体产品的品质和调性,优点是能够为用户节省挑选内容的时间,用户看到的即是编辑挑选出的好内容,同时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放大传播效果;缺点也很明显,内容由编辑选择,但是编辑认为适合用户的并不一定是用户需要的,用户与产品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不够人性化。
所以这种传统的运营推荐模式已经渐渐被取代,更多的是人工推荐与基于数据的机器算法相结合进行推荐。
图2—5“四大门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